笔尖中文 > 穿越重生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正文 第四百一十二章 红楼

正文 第四百一十二章 红楼

最新网址:www.badaoge.info
    李谕在北京城里最近还是挺忙的,不仅清华学堂那边,京师大学堂同样经常要找他。

    这天难得忙里偷闲,来到大栅栏买点日常用品。

    大栅栏在庚子年间被烧毁,如今刚刚重建。李谕来这里买了一些笔墨,因为感觉自己虽然搞不懂国学了,多少还是应该练练字。

    刘鹗送给自己的那支名贵毛笔肯定舍不得用,只能用用普通的。

    纸张其实买起来也挺麻烦,适合毛笔字的宣纸如果用钢笔写字会有些难受,所以李谕得买点合适的纸。

    买好后刚把东西放在车上,李谕看到有一队巡警过来指挥交通。

    “都走一边!走一边!胡同口的告示没看见吗,现在大栅栏是单行道了。”巡警不住吆喝。

    不过民众哪听过“单行道”的说法,很多人不满意道:“我们走了这么多年了,难不成还得绕道?”

    巡警说:“呦!您可真说对了,就得绕道走!”

    巡警插着腰往路中间一站,根本不让道,普通百姓不会真的与当兵的争吵,大部分还是老老实实按照规划的单行道走。

    但北京城是什么地方?扔块砖头就能砸中一个官的京城,哪有这么好管教。

    很快就有一个贵妇人抚着肚子走了过来。

    巡警照例拦住她:“夫人,这条路不通。”

    贵妇人哼了一声:“你当我眼瞎?好好的路怎么就不通了?”

    巡警没摸清贵妇人的底细,不敢发作,于是好好解释说:“夫人,路口的告示写得清清楚楚,现在这条路是单行道。”

    “单你个大头!”贵妇人怒骂,“你说单行就单行?凭什么?”

    巡警说:“是巡警部朱大人的命令。”

    “巡警部?”贵妇人冷笑一声,“你知道巡警部的总监川岛浪速是我们家什么人吗?”

    巡警呆了一呆:“川岛总监?”

    贵妇人说:“我是肃亲王的侧福晋,川岛先生是我们家座上宾,就连巡警部,也是肃亲王建议设置的,你现在一个小小巡警,敢拦我?”

    巡警的确有点吓住了,但还是没有让开。

    贵妇人生气道:“咋的,你难不成不相信?”

    巡警连忙堆上笑脸:“夫人,不是这样。只是朱大人今天早上说了,无论谁都不可以违反规定,不然他要罚小的三天工钱。您是豪门大院的,自然看不上这点钱,但小的可真要饿肚子。夫人行行好,您还是走那边吧,我给您提行李。”

    肃亲王的侧福晋依旧不依不饶:“我现在身怀六甲,多绕路如果动了胎气,你负担得起?”

    巡警实在左右为难,“这……”

    此时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人走到跟前,问道:“怎么回事?”

    巡警顿时感觉遇到了救星:“朱大人,您来得太是时候了,这位是肃王府的福晋,要闯我们的关卡。”

    这位朱大人就是朱启钤,民国时期当过北京市市长,但后人知道最多的功绩则是保住了样式雷的图样。

    朱启钤一听,连忙对肃亲王侧福晋笑道:“夫人,您走这条路当然可以,但罚款肯定要交的,十个银圆。”

    福晋说:“十个银圆?你当自己是程咬金吗,此路是你开?要当山贼不成,这里可是皇城根!”

    朱启钤仍旧笑着说:“福晋,规矩要是破坏了,什么人都要破坏。现在这么多人看着,您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绕路,要么缴罚款走过去。”

    “你!”福晋想了想还是忍住了。

    朱启钤的身份她多少还是了解的,当朝军机大臣瞿鸿机、太后眼前的红人瞿鸿禨是他的姨父。

    另外目前北洋的二号人物,身兼兵部尚书等多个要职的徐世昌也是他的靠山。

    但原路回去脸上实在不好看,福晋让丫鬟拿出了十个银元,扔了过去,“朱大人是吧,我记住你了!”

    朱启钤笑吟吟道:“记住好,福晋一定记得为卑职美言几句。”

    李谕在旁边看了个全程,心想这位朱大人确实有点胆色。

    而那位肃亲王福晋肚子里的孩子,基本可以断定是未来的爱新觉罗·显玗,日文名川岛芳子。

    李谕准备开车回家,朱启钤突然叫住了他:“您是帝师李谕?”

    “是的。”李谕回道。

    朱启钤小跑过来:“正好,我还想找您。”

    李谕说:“朱Sir,我可没有硬闯关卡。”

    朱启钤笑道:“不是这事。”

    “那是什么?”李谕问道。

    朱启钤说:“京师大学堂的管学大臣张百熙大人让我找您研究一下新校舍的事。”

    “新校舍?京师大学堂新校舍?”李谕疑惑道。

    “没错,”朱启钤说,“朝廷刚刚批下几块地,正好学校要建新院舍,想把一些院系放在新校舍。张大人说您曾经与美国的几位校长见过面,肯定了解学校规划。”

    李谕尴尬道:“我不懂规划,更不懂建筑。”

    朱启钤说:“没关系,只要您能说个大概,我心中就有数。”

    “这么说,建筑设计师是你?”李谕问。

    朱启钤说:“其实京师大学堂的译学馆,就是本人负责营建的。”

    看来他后来保护样式雷的图样是有原因的,一直喜欢建筑学。

    李谕说:“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帮上忙。”

    朱启钤说:“现在懂新学的您是全国第一人,而且自己又兴建学校,您说自己不懂,我可不信,张大人更不信。”

    没办法,李谕只好同意了:“我只能当个小小的顾问。”

    “这就足够!”朱启钤指了指座位,“我可以上车了吗?”

    “当然可以。”李谕说。

    朱启钤坐上副驾驶,新奇道:“我还是第一次坐这种洋车,有意思,实在是有意思!”

    两人驱车来到了京师大学堂。

    张百熙正在办公室里看一张地图,抬头见到李谕和朱启钤,笑道:“这么快就请到了。”

    朱启钤说:“好巧不巧,巡街时正好在大栅栏撞见了帝师。对了,今天罚了肃亲王四福晋10个银圆。”

    “肃亲王?”张百熙想了想,“好在不是太烫手的钱,这钱你收好,说不定就留下了。”

    朱启钤得意道:“我就是有这个把握,才敢罚款。”

    “如果都像你这么懂得水深水浅就好了,”张百熙乐道,然后招手让他们两人来到跟前,对李谕说,“我已经寻思了半天,如何压过你们要新建的清华学堂。”

    李谕一头黑线:“校长,清华学堂目前只是个雏形,没必要这么严阵以待。”

    张百熙哈哈笑了笑,“朝廷里这么多人重视,尤其还有庚子借款做后盾,我能不警惕吗?万一以后一个美国人出钱办的学校比我的京师大学堂都好,我这老脸还往哪搁?总不能让我晚节不保。”

    李谕说:“虽然美国人出了钱,但这钱到底还是咱们的,所以学校还是我们自己的。”

    “话是这么说,但是我京师大学堂必须是京师第一校!”张百熙接着说,“喂,我说疏才啊!我都知道了,北洋那边让你做了清华学堂的监督,但你好歹是我们京师大学堂出去的,胳膊肘不能往外拐哦。”

    “学生不敢!”李谕笑道,“对了,学生可以出钱,在学校旁边建一座绝对让京师大学堂地位稳固的建筑。”

    “这还差不多!”张百熙满意道。

    张百熙是个大清官,但做到二品大员光靠清廉可不够,他眼光毒得很,耳目也不少,早就知道李谕的身价不菲。

    朱启钤估计也是这么想的,立刻迎过来问道:“帝师想在哪建?”

    李谕指了指地图说:“就在目前咱们的校舍旁边。”

    张百熙说:“但这块地方已经准备给新成立的农学部。”

    “好说,地图上不是还有不少地吗,把农学部迁到外面。”李谕说。

    这时候李谕说得挺痛快,京师大学堂农学部可是后世的中国农业大学……

    但张百熙倒是没反对:“附近的地皮已经非常紧张,让农学部离着郊区近一点似乎说得过去,就该让农学生多接触点田地。”

    好嘛,两人一唱一和就把中国农大放到一边了。

    朱启钤继续问道:“可这么一小块地,帝师想建什么?”

    “北大……”李谕差点说漏嘴,连忙纠正,“京师大学堂红楼!”

    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北大红楼。

    李谕拿过桌子上一支铅笔,在白纸上大体画了起来。

    历史上北大红楼是京师大学堂找比利时公司借款兴建的,而且耗资不菲,总价20万银圆,利息为9%,分20年付清。

    比利时人从中赚了不少。

    因为一般晚清时期的借款利息都是5%左右,即便是商业借款,利息一般也就7%而已。

    此外,京师大学堂还要支付给中间人四千元的回扣。

    还没完,大楼由比利时工程师负责设计并监造,费用为工程费总额的5%。

    而后世建筑设计行业理论上收费标准只有1.6%~4.5%。

    问过一些从业者,实际执行中收费还要低于这个标准很多。

    另外,工程的施工方也是洋人的公司,应该是比利时方面的关联公司。

    总之,比利时在这笔贷款建楼的买卖中利润很丰厚。

    而当时的北京大学并不像清华大学或者后来的燕京大学那么有钱,可谓付出了很大代价。

    但京师大学堂目前的确校舍紧张,实在是无奈之举。

    李谕刷刷刷地边画边说,他对这座超级有名的建筑相当熟悉,但张百熙和朱启钤却看得面面相觑。

    二十分钟后,李谕看着眼前乱七八糟的纸张,满意道:“两位大人明白了吗?”

    “呵呵……呵!”张百熙尴尬地笑了笑,然后看向朱启钤。

    朱启钤挠了挠头:“帝师,要不您只画个轮廓,然后说一说情况,我来画如何?”

    “那感情好啊!你为什么不早说!”李谕把铅笔递给了他。

    李谕没想到朱启钤竟然会建筑速写,这是后世大学里建筑专业学生的必备技能之一。

    虽然比较粗糙,但整体的轮廓以及大致的设计思路都可以表示出来。

    刚才朱启钤已经听了个大概,再问了几个问题后,很快就画了出来。

    李谕感慨道:“像,真是太像了。”

    朱启钤不知道李谕为什么会说“像”这个字,更不能理解自己画得与他画的那张鬼画符哪里像了,但还是说道:“帝师在建筑的初步设计上,确实出类拔萃。”

    李谕嘿嘿一笑:“我只是见过而已。”

    张百熙说:“果然多在国外走走有好处,疏才的眼界越来越宽,连营造这种事都可以通过观察做到如此水准。”

    李谕被夸得不好意思,“但细节设计还需要深化,如果自己不好完成,可以找洋人的设计公司,但预算您就说只有5万银圆,这样他们的抽成就少了。”

    张百熙竖起大拇指:“疏才还懂得讨价还价,就按你说的办。”

    北大红楼在民国的地位不用多说,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都是在这策划的。

    张百熙嘱咐朱启钤尽快办理设计一事,然后说:“疏才,资金的事一定不要忘了。”

    李谕笑道:“我哪敢骗校长。”

    张百熙说:“你放心,我不会白要你的钱,以后学生宿舍租出去后收上来的钱,都会还给你。”

    李谕摆摆手:“这倒不用,还是留给学校吧。”

    晚清民国的北大财政问题一直很难解决,时常捉襟见肘。

    “想不到疏才年纪轻轻就能有如此胸怀!”张百熙真的有点感动了,现在有几个达官贵人能拿出这么多钱赞助学校,别人估计会当成傻子。

    于是张百熙又给朱启钤加了一条:“今后学校里要像洋人的学校一样,挂上名人画像,必须也包括疏才的画像!”

    朱启钤立马答应:“在下一定照办。”

    李谕想想就头大,以后在北大红楼的那帮子人可都是大佬啊,于是婉言道:“校长,其实我觉得还是挂一些先贤比较好。”

    张百熙不假思索:“这是当然,咱们的还有洋人的都放上,什么孔子、孟子、朱子的,还有伦琴、洛伦兹、居里这些拿过诺贝尔奖的。以显示我们不忘根,又放眼世界的态度。”

    朱启钤拍手附和道:“好!”

    “可是……”李谕说。

    张百熙打断他:“你也是拿了诺贝尔奖的人,有你的画像更能激励学生,这件事我早就想好了,你不同意也得同意!”


  http://www.badaoge.info/book/106660/4269035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adaoge.info。笔尖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m.bada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