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中文 > 穿越重生 > 山河入梦来 > 正文 第28章 立储

正文 第28章 立储

最新网址:www.badaoge.info
    “这些年,他的确成长了许多,但是......还不够好,远远不够......”

    一代帝王正襟危坐,温然含笑,双目之中浮起一抹寒色,指间捻着一枚圆润如玉的黑子,轻轻落在棋盘之上,竟似浮光掠影一般。

    此刻,夜阑人静,漫漫无际的长夜,扫尽了天畔最后一缕夕阳,暗沉得都令人喘不过气来,徒有一抹潜伏在殿宇树荫间的月色,伴着夜空中些许稀疏的星光,才为这茫茫黑夜带来了一丝希望,一丝光明。在星月云翳的笼罩下,这座恢宏壮阔的大周皇宫,仿佛就这般沉沉睡了过去,渐渐归于一片宁静。

    宽敞的御书房,灯火幽微,四下无声,廊上立着无数金甲御林军,个个面色肃然,再配上一身明光粼粼的黄金甲,以及腰间斜挎的佩刀,加之他们魁梧的身形,愈发凸显出他们作为皇家卫率的威严与气派,愈发耀眼夺目。

    只见,内殿里,炭火烧得正旺,上面炙烤着新鲜的鹿肉,“噼噼啪啪”,连续爆裂了好几个炭花儿,临窗陈设的雕花镂金供案上,架着一个精致的小炉子,里面煮着乳白若雪的奶茶,一时飘香四溢;偌大的御书房内,除了烹煮奶茶的沸水声与徐徐升起的氤氲热气以外,再无半分声响。

    因皇后殿下是鲜卑人的缘故,故而,她的饮食习性,与众人不同,也与出身甘凉豪雄的萧氏皇族不同;独孤皇后天性疏朗,喜好弓马骑射,爱穿胡服,爱打马球,喝奶茶,吃烤肉,更重要的一点,皇后尤其崇尚佛法,正因如此,在她的崇德宫中,几乎近一半的藏书,都是各式各样有关佛法的典籍......或许是受了皇后的影响,就连一向口味清淡的皇帝陛下,也慢慢适应了这种不拘一格的北地饮食。

    摇曳的灯影下,帝后相对而坐,正手执黑白,纹枰对弈。

    一身红衣胡服的独孤皇后,挽着独具鲜卑女子风情的“单刀髻”,头戴一顶高拔的姑姑冠,鎏珠坠耳,迎面端坐不动;帝后二人的中间,隔着一张极为漂亮的梨木棋盘,棋盘上遍布黑白二子,黑子想吃掉白子,不曾想,白子却早已埋下伏兵,严阵以待,将黑子杀了个措手不及。很明显,这是一盘如火如荼的棋局。

    纵观整盘棋局,黑白双方的棋势,看上去平分秋色,势均力敌。黑棋占据着外围的天然地形,宛若一道拔地而起的屏障,对白棋形成铁壁合围之态;而白棋也丝毫不落下风,遥遥领先于黑棋,棋型完整紧密,且极富弹性与韧劲,粘连着棋盘上的各个险峻要冲,犹如长矛的枪刃,轻松地阻截住了黑棋的攻势。

    时下,尚在序盘阶段,黑棋似乎正在凭借外围的优势,一下接着一下,发动猛攻;反观白棋,亦在竭力借助自身弹性,扛下了来自黑棋的侵袭。

    单论棋势,这博弈的双方,着实是一对妙不可言的人物,一方棋势凌厉,席卷八荒,居然能在层层封锁之下,使出反客为主的杀招,不仅一举抢占外线,反而对白棋成功实现了纵向包抄。

    至于对弈的另一方,棋势虽然被动,一直采取守势,却始终巍然如山,大有一种“以天地为弈棋,日月为棋盘”的格局,以及舍我其谁的胆略,硬是顶住了对手强悍的碾压与攻击,未曾被黑棋撼动半分,固若金汤。

    博弈的双方,自然是那对共掌大周江山的帝后夫妻!

    皇帝执黑,举手落子,处处蕴藏着凛然的杀机,仿若长虹贯日,自苍穹云端急坠而下,不愧是当年威名赫赫的“东陆第一名将”,每下一子,便凝聚了身为帝者大开大合的王道之风,气吞万里如虎;皇后执白,虽不如天子那般杀气外露,却似一汪绵绵春水,潺潺倾泻直下,滴淌在黑白纵横的棋盘之上,汇聚了气冲斗牛的浩然正气,仅在瞬息之内,便凭一己之力,激活了整盘一潭死水的棋局。

    “看来,陛下已经决定了。”

    这一刻,独孤元姬的目光,坚定而又澄澈,仿佛一池秋波荡漾,映照出天空的蔚蓝,凝眸俯视着眼前还未分出胜负的棋局,眼中一片平静;间隙,皇后微微轻笑,伸向身前的棋盒,信手执起一枚白子,指尖划出一抹空灵的光痕,闲闲地敲在了棋盘的中心位置,白棋绕黑棋。

    宣帝亦是不动声色,鼻翼下的两撇八字胡,轻轻挑动了一下,可他那凌冽的目光,却从未挪开棋盘;中年帝王再拈一子,落子前淡淡说道。

    “朕决定了只是一方面,关键是那孩子想通才行;否则,全属枉然。”

    话音落毕,却见,不怒自威的大周天子,两指并拢,黑子落在棋枰正中,并没有发出太多杂音,反而透着一股厉杀之意,教人心底瑟瑟发寒。

    而后,萧隆先静默了片刻,眉头旋即略略拧紧,拿起棋案上的一卷黄绫御帛,思量再三之后,还是递给了对面的独孤皇后,沉着声音开口道。

    “你先看看这个。”

    独孤元姬接过御帛,慢慢展开,帛书上的字,密密麻麻,赫然醒目,而那里面的内容,更是足以令全天下为之震骇的晴天惊雷。

    “维大周永兴六年,岁次乙未,皇帝若曰:

    自古帝王继天立极,镇抚寰宇,必建立元储,懋固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基。朕应天纂命,握图受箓,景祚唯新,卜年以永,仰惟先皇谟烈昭垂,宜俯顺舆情,早定储副。

    惟尔齐王长耀,身居冢嫡,天资英奇,体识明允,业著于内,承嗣宗庙社稷,畴咨列辟,钦若前修,兹载稽典仪,恪遵天意,谨告天地神祇,是用命尔为皇太子,授以册宝,正位东宫,尔其敬贤以德,宽仁宇内,无怠无荒,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望,可不慎欤。

    钦哉”

    这是一道立储诏书。

    诏书的左下角,钤着那枚血红色的,象征巍巍皇权的天子玺印。

    时至今日,这位雄才大略的君王,终于作出了他的抉择。

    ——立齐王萧长耀为皇储。

    皇后殿下的贴身女官云英,静静立于一旁,凝视着正身端坐的皇后,但见,独孤元姬面色沉静,淡淡地扫视着手上的立储诏书,那无喜无悲的面容上,看不出一丝神情的变幻,更让整个御书房的氛围,显得分外冷寂。

    半晌之后,独孤元姬放下诏书,她湛若秋水的视线,转而又望向了面前的棋局,脸上的表情,呈现出桑干河的平静与秀容草原的广博。

    恰好此时,置于炉火上的奶茶,也已经煮好,热气噌噌冒起,发出“咕嘟,咕嘟”的尖啸声。

    云英见状,连忙不声不响地用帕子垫着火炉,提起上面的茶壶;随着茶壶半倾,乳白色的奶茶,缓缓注入碗中,飘拂起袅袅不绝的浓香。

    端起茶碗,独孤元姬悠悠喝了一口奶茶,随即便又重新放回炉上;这奶茶很香,可是再香,也不是当初在秀容川毡帐里喝到的味道了,一大清早起来,混合着青草的幽香和袅袅的炊烟,喝上一碗热腾腾的奶茶,那才叫香呢。

    而她那张薄敷了一层胭脂的脸颊,纵然容颜老去,纵然韶华不复,却依旧显得是那样柔美,恍如当年那个一袭红衣,策马于北秀容的鲜卑少女。

    坐在她对面的皇帝陛下,看到她波澜不惊的神情,竟出现了一瞬息的恍惚与错觉,想必,二郎的音容笑貌,一举一动,都承自于他的母亲;于是,萧隆先平平一展龙袍,含笑注视着他的皇后,也是他的妻子,更是他三个儿女的母亲,冷静地问道,无一丝惊异。

    “元姬,看来,朕要立长耀为太子,你似乎并不意外?!”

    可这个时候,独孤元姬却微垂眼眸,唇角则带着温润的笑意,凝视着布满棋子的棋盘;忽而,她轻轻捻起白子,落在一枚黑棋左侧。

    “承浚,你我相识三十年,结缡二十载,我要是连你的这点儿心思都看不出来,还能安坐于这后位之上吗!长耀和二郎,他们俩都是我亲生的,我对他们向来一视同仁,从没有厚此薄彼;人人都说你偏爱二郎,但只有我知道,这些年,你一直在栽培长耀,不光让他执掌中书门下,还把宗正寺和上京府尹的位置交给了他,为的就是这一天……”

    独孤元姬顿了顿。

    “既然你早就打定了主意,立长耀为太子,又何必还要把二郎抬出来……你不觉得这样,有点儿太残忍了吗!”

    皇后的语气,明显有了几分怨艾,她不明白,明明皇帝早就坚定了立嫡立长的决心,为什么还要刻意捧高二郎,让他与长耀抗衡;殊不知,他的这种做法,必然会导致两个儿子之间的明争暗斗,导致二王争储,朝局动荡,甚至还会酿成兄弟阋墙的悲剧,这难道是他希望看到的吗?

    或许,是听出了妻子言外的怨意,宣帝忽然缓缓抬起头来,指间拈着的棋子,也不由悬在半空,一双炯然的龙目,直直地望向独孤元姬的眼瞳。

    “朕承认,朕,的确是有些偏爱二郎,但朕也要为大周考虑啊。”

    天子一身龙袍的明黄身影,显得有些萧索。

    “皇帝……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同理,江山社稷的传承,也不能只凭朕一人的好恶。”

    说到此处,萧隆先的语气里,终于有了隐隐的笑意。

    “元姬,你知道二郎他身上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吗?”

    “性子跳脱了些?!”独孤元姬未曾抬目,只是玉齿轻分,淡淡说道。

    没想到,皇帝却摇了摇头,“不对。是太重情了,甚至有些时候,还总爱耍小孩子脾气。”

    直至此刻,这位举世公认天底下最强大的雄主脸上,终于展露出了从未有过的黯然;可黯然过后,又是作为一代王者的坚定与决然。

    “为帝者,不可多情,亦不可无情。对至亲无情者,定会对天下无情,则天下必乱;反之,对至亲多情者,必为宵小所乘,天下,亦乱。朕的这几个儿子,若论统御三军,扫平群雄,二郎确为不世之才,可是,为上为君,他,却并不合适。你别看他表面上一副铁石心肠的样子,可他的骨子里,比谁都温柔。单从这一点来看,长耀就比二郎强得多。”

    啪!

    宣帝重重落子,面上的寒肃之气,愈发强烈。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二郎久在军中,长于征伐,朝野无人可望其项背,然则,治理天下终究与领兵作战不同。领兵作战,乃是全天下最讲效率之事,成败往往系于一身,若要号令三军,克敌制胜,它需要的是杀伐决断,需要的是统帅至高无上的军威,更需要全军将士对统帅绝对的服从;可是,治理天下,靠的是虚怀若谷,海纳百川,以使四海凝一,从来就不是一人的独断专行。朕承认,若论军阵纵横之才,二郎确有天赋,但却疏于理政,说起来虽头头是道,可多是纸上谈兵,不识稼穑之艰难,不知百姓之疾苦,亦不晓政务之繁琐。这样的人,只可为三军之帅,却不可为一国之君。所以,无论是为了大周,还是为了天下,朕都不能立二郎为太子,相比之下,还是长耀比较合适。”

    萧长耀有帝王之才,却不擅军略;萧长陵挞伐天下,战无不克,却不宜为君,这是身为皇帝和父亲的萧隆先,对两个儿子作出的最中肯的评价,天下尚未一统,楚、燕尚未平灭,可眼前的这位一国之主,就已经在考虑千秋万代的事情了。

    终于,独孤元姬仰起玉颜,面露一丝不忍神色。

    “只是委屈二郎了……”

    “委屈?!”

    萧隆先眯着双眼,温和的眼神之中,带着一抹令人难以捉摸的感情,凝视着坐在他对面的独孤皇后。

    “就他一个人委屈吗?!狼烟尽掩征人骨,这天下,本就是大争之世,委屈的人多了。”

    帝后双双陷入沉默。

    就在这时,御书房外,传来一声内侍的通报。

    “启禀陛下,六部尚书已齐聚甘露殿,求见陛下。”

    “朕今儿个累了,有什么事,明天早朝再说。”宣帝挥了挥手。

    “是,奴才领旨。”

    次日,太极殿,大朝会上,立储诏书公之于众:

    大周皇帝萧隆先嫡长子,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宗正寺卿,驷车庶长,上京府尹,大冢宰,齐王萧长耀,册为皇太子,加九锡殊礼,赐羽林虎贲,甲仗百人,正式入主东宫。

    国本既定,举国同庆!

    多年以来,一直悬而未决的储位之争,至此终于尘埃落幕。

    ……

    转眼间,数日匆匆而过,晨曦,东方破晓。

    永兴六年的初秋,随着季节的召唤,悄然步入上京;此时此刻,空气深处,虽然还残留着少许盛夏的暑热,但当天边的一轮朝阳,冲开初晨的云霞之时,暑热便已经徐徐褪去。

    一年一度秋风劲。

    萧瑟的西风,由内向外,一路席卷而去,扫过了帝都皇城的广厦通衢,扫过了高大宽阔的上京城头,扫过了茫茫不见尽头的大平原……

    远远望见,京畿的清晨,分外壮美,分外秀美。

    浩淼的拒马河,平静的水面,在火红的天幕下,金波粼粼。红日高高升起,涌出水天相接之处,山水与风物,顿成一片朦胧的红色剪影。苍茫的芦苇荡,翻滚着金红交加的长波,影影绰绰。

    永平,靖北行营。

    这里,是素有“京畿咽喉要地”之称,驻扎着十二万靖北大军的永平城,更是萧长陵身为靖北主帅,坐镇掌控,号令麾下靖北将士的“秦王行营”所在。

    一股森寒的杀意,笼罩了这座军威赫赫的靖北行营。

    连绵不断的各式军帐,战车,旌旗,矛戈结成的壮阔行营,方圆二十余里,环绕着永平城的城郭与拒马河的河畔,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却月弧状,宽阔,威严,肃杀,依山形矗立。

    当下,日光熹微,晨起雾霭,淡薄的秋阳,逆风拖曳数尺,在迷蒙天色的掩映下,将偌大的行营染成大片火焰般的红色,竟幻化作数十条长长的火龙。

    从高处往下望去,靖北大营外,十里方圆,莽莽平原,就像被一群密密麻麻的蚂蚁,布满大地一样,随着这些蚂蚁的轨迹,似乎整个地面也在渐渐蠕动,仿佛是要越过这片平原。

    极目一望,整座行营之中,铁甲光寒,映入眼帘中的,尽是黑衣、黑甲、黑纛、黑骑,幽冥到极致的黑色,看不到一丝明亮;漫山遍野,黑色的大营,黑色的盔甲,以及营中无数黑色的将士,共同汇成了一座黑色的城堡。

    介于大营的防线间隙,列着一排栅栏,无数靖北长弓手,神情肃穆,额头青筋暴动,持弓肃立于栅后,身形却纹丝未动,遥望远方烟尘滚滚;而后排的长枪队,皆手执枪矛戈戟,正保持着一种昂然的英姿,踏着铿锵有力的步子,分成多个纵队,穿梭在营帐之间,来回警巡。

    此时,军校场上,早已是杀气腾腾,沙尘大作。

    一座形胜铁塔的点将台,迎着飒飒西风,凌云而起,巍然耸立,缓缓呈现出如山丘般的轮廓。

    临近高台,最先展现在营中将士面前的,是两面凛然醒目的大旗:一面是猎猎招展于秋风之中,上书“靖北”二字的玄墨大纛;一面是高高擎于半空,镶嵌着猩红正楷“萧”字,象征着秦王萧长陵赫赫战绩的“银龙王旗”。

    王旗、军旗之下,由东至西,由左向右,分置成三大威武雄壮的大型军阵:由北大营、东大营各路中军副将统率,全身重甲,配以马刀长槊的骑兵方阵;兵戈林立,寒光闪烁,状若长龙的步军方阵;由巨型弩机、八牛床子弩和数百弓箭手组成的强弩方阵。

    三大军阵之间,隔着一条宽广的通道,露出一张张英气勃勃的面孔,他们每个人的连上去,似乎还保留着浴血的征尘,洋溢着横扫千军的豪情;至于诸如霹雳车、武钢车、拒马枪等重型军械,也已全数就位,一层叠着一层。

    孤零零的点将台上,萧长陵一身戎装,目光寒冽似刀,双手拄着自己那柄黑沉沉的“承影”古剑,身形挺拔伟岸,傲然地立于高台顶端,岿然不动,任凭初秋的凉风,吹卷过他坚毅的脸庞;此时此刻,身为大周秦王,十二万靖北军统帅的他,早已除去了束冠,一头黑发随意盘起,换上了行军时的装束:

    一身高贵的战甲。

    一袭飘逸的风氅。

    昔日的白衣胜雪,如今衬在他的寒甲之下,雄毅风骨一览无余。

    萧长陵的戎装,纹着炎徽印记,肩甲铸以流云火焰,一袭战袍,皓然凝霜雪;铁盔缀以白羽,垂于脑后。翎盔银甲,配上须臾不离的长剑,愈加显示出这位靖北之主英武挺拔的身姿;而他那凌厉的眉目,寒峻的面庞,加之他傲岸不群的神情,愈加显示出他作为十二万雄师执掌之人的不怒自威与赫赫风采。

    这个时候的萧长陵,不再是当日那个在浣花溪的月色下,与佳人卿卿我我的白衣少年,也不是那日身在皇宫之中,倔强直视天下至尊的清贵皇子;此刻的他,或者说,此刻他的身份,不是少年,也不是皇子,而是一支大军的统帅,是十二万健儿的主宰,是威慑群雄的秦王!

    初秋瑟瑟的风,打着美妙的节拍,吹过萧长陵清俊的脸庞,吹过他的白衣战甲;秋阳下,他那沉静如冰湖的面容,仿佛笼罩上了一层如迷梦般的光华,越发显得英姿如仙,遗世绝尘。他,是这般出众,又是这般令人心折,面对这样的一位男子,莫说是春心荡漾的少女,即便是男子,也会甘愿拜服于此人俊秀的光芒之下。

    立在点将台上,萧长陵居高临下,紧紧地拄着承影漆黑的剑柄,凝神举目远眺,眼神愈发深邃,打量着营中披甲持刃的靖北将士;那双敏锐沉稳,如雄鹰般明亮寒肃的瞳眸,从每个人的脸上,一一扫过,阳光下的他们,镌刻在萧长陵的眸底深处,都是那样金光闪耀,熠熠生辉。

    这是大周的靖北军,更是隶属于他一个人的靖北军;作为一位举世公认的统帅,萧长陵坚信,终有一日,自己会带领这支虎狼之师,纵横驰骋,北上踏平柔然王庭,南下碾碎南朝江防,打下一个大一统的江山……那时,天下再无战乱,百姓安居乐业,而他的靖北军,或许会化作冢中枯骨,亦或许,会成为镇国支柱,坐拥百万雄兵,叱咤九州。

    天下混战,四海沸腾,萧长陵,靖北军,注定要肩负起扫除乱象的使命;即使有朝一日,靖北军就算灭亡,也要倒在冲锋的路上,生而潇洒,死亦壮烈!

    校场旷寂,西风骤起,四下旌旆翻卷,唯有天畔断雁孤鸿,幽幽哀鸣之声,不绝于耳,恰似胡笳阵阵。

    忽然,伴随着一阵刚健的铁靴声,黑盔黑甲的大将胡锟,疾步登上高台;只见,这位被秦王殿下倚为心腹,且在靖北军中威名赫赫的北大营猛将,除了腰间悬佩的那柄佩刀,手上还提着一柄崭新的军刀,一看就是一把刚刚打造好的制式佩刀。

    “噗通!”

    胡锟单膝跪地,双手奉上军刀,呈递到萧长陵面前。

    “启禀大王,此乃军械司新打制的第一批靖北军刀,请大王检验。”

    “好,让孤看看。”萧长陵面色不变,只是重新将承影佩在腰畔,接过胡锟手中的刀。

    却见,这柄刀的质地,可谓独树一帜;刀长三尺,外附金铁刀鞘,锋刃深藏鞘中,刀柄雪白光亮,乃是以上等的大理石打磨而成,镶嵌着一颗闪亮的西海宝石,给人一种既诡秘又耀眼的感觉;而且,就整把刀掂在手上的重量而言,也非常适中,不轻不重,极大增强了执刀之人使用的灵活性,兼顾威严与观感,又保证了实用性。

    雪刃在手,萧长陵的双目之中,划过一道惊电,渐渐凝聚成了一抹剑气,仿若长虹横贯苍穹,一剑劈开天幕,直杀得天地间黯然失色,一片晦暗,映衬得他眼底的寒意,顿作漫天飞雪。

    蓦然间,萧长陵自嘲一笑,凌绝的杀意,立时从身上喷薄而出。

    “孤,乃天子手中之刀,不曾想今日,竟也做了回执刀人!”
  http://www.badaoge.info/book/113046/4406299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adaoge.info。笔尖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m.bada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