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中文 > 穿越重生 > 买活 > 正文 711 大军讶然

正文 711 大军讶然

最新网址:www.badaoge.info
    “城中有人出来了——又是来求和的使者么?哼,多少年了,建贼终于又捡起这一招来了吗?”

    虽然东北方向的城门,敏军这里并没有派人去侦查,无法得知城中是否有人漏夜出城,但在西南面盘锦、锦州方向,却是日夜都有斥候警戒,盛京那里刚拿篮子往下缒人,便被报到了中军大帐这里,恰好主帅袁自如正在帐中理事,一时兴起之下,也就顺便带了于会的一干人等,到前线过来侦查。

    虽说距离遥远,但在千里眼中看来却是十分清楚,更不必说,袁将军手中持着的,正是买活军赠予的好物,并非是这几年来敏朝匠人费心打磨的替用品,视野自然更加清晰了,他将使者打量了一番,便顺手把千里眼塞给了随从在身边的几个将官,“刘参将,你看看,可是你认得的贼子贼孙。”

    这位刘参将,便是前几年背主而去的刘海,他曾是童奴儿的姻婿,算是大贝勒的半个女婿,受到童奴儿十分的喜爱,但却久存反正之心,早在六七年前起,便密图归敏,私下多方联络,童奴儿虽然察觉了他的异样,却还怀有笼络之心,对他也是实在偏爱,因此只是把他投闲置散,冷遇幽禁,并没有要了他的命。

    此时的童奴儿还在用人之际,身体也还康健,心胸自然十分宽阔,等到他被汉人多次挫败,恼羞成怒时,却又无法杀刘海了——这可是在敏朝那里挂号了的人物,毫无疑问,买活军肯定也是知道他的,甚至明确指出,刘海图叛,就是因为汉人在盛京待遇极低,屡受剥削,作为一个汉人权益代表的政治人物,刘海的死活已经和童奴儿的个人爱憎无关了,成为了建州对汉政策的一部分,为了收拢汉人百姓的民心,童奴儿不得不再次启用刘海,并且给予优厚待遇。

    可,在这个时期能主动投奔建州的汉人,哪个不是胆大包天的投机主义者?他们需要的其实并非主家的礼遇,而是主家辉煌的前程,在建州行情看差,买活军全面崛起,敏朝有所复兴的当下,别说优厚笼络了,童奴儿便是真把刘海招做自己的女婿,而不只是姻婿,也阻挡不了刘海再次投机的决心。在一次出征之中,刘海毕竟是带着麾下的牛录,投奔了狮子口的汉人。

    此举令童奴儿十分没有颜面,而刘海在估量了去买和留敏的前程之后,虽然把牛录中的建州人都卖给买活军,换取了一笔不菲的政审分,但本人却还是留在敏朝继续为将——他去买地,几乎是没有领军希望的,因为他的价值还是要在对建州一线才能最大地体现出来,果然,留在宁锦一线,刘海被封参将,如今麾下也有数千军,对建州的战事,他也自然是当仁不让的前锋。

    这种昔日的伙伴,被招降后反过来带路攻打的事情,在两军交战时可说是屡见不鲜,甚至有些军官反复投降,反复再叛,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乃至建贼这种做派,也是土番常态——自己弱势时,最会装可怜,一旦被兵临城下,便派出使者痛哭流涕地请降,好话如同不要钱一样的说,等到大军一走,立刻就故态复萌。天下四边的蛮夷往往如此,畏威而不怀德,让官兵也感到头痛——官兵被围困时,囿于面子,身段往往就无法这么灵活,不能和蛮夷比皮厚,的确是有点吃亏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虽然明知道蛮夷狡诈,便是示弱也不可尽信,但看到原本逐渐飞扬跋扈,不把大敏边军看在眼里的建州,一步步又逐渐衰弱下去,从原本猛攻宁锦,再到逐渐退守盛京,双方交流时,使者的语气也逐渐谦恭……

    甚至到如今,敏军反过来兵临城下,而建州则久违地派出了前来讨饶的求和使者……这依旧是让人心胸为之一畅的快事,袁自如的语气是很愉悦的,众人在一旁也都是赔笑,刘海毕恭毕敬地接过了千里眼,仔细张望了一番,又把千里眼递给了站在一边的孙初阳,同时回报袁将军。“好像是范宪斗!”

    “怎么连个贝勒也没来,派个汉臣来顶缸!”

    看在刘海的份上,袁自如没有对范宪斗这个汉奸有什么贬低,语气甚至还有点为范宪斗抱不平的意思,“不过,连他都出来了,看来建贼这一次,的确是乱了阵脚啊,哈哈哈!”

    “就看这汉臣中最受宠的一个,有什么话要说了。”比起畅笑的袁将军,作为此次出征副帅的孙初阳,态度要更矜持一些,但话语里不免也带了一丝淡淡的笑意,“让他来也好,我们最关切的还是盛京的汉人百姓,就看建贼是如何待汉民的了,若是一视同仁,那也罢了,如果肆意凌虐剥削的话……”

    他容色一厉,“美尼勒城殷鉴不远,堪为他们的下场!”

    这就是说,如果汉人被虐待,入城后,他支持屠城了……轻松的气氛,因为这句话有了一丝停滞——身边环绕的这批土生土长的敏将,多少都有一瞬间的不自然:不是他们不敢屠城,而是这种重视汉民待遇的风气,本不为军中所有,有很重的买风在。从前,屠城就屠城,那肯定是连兵带民,不分汉、金,一视同仁地杀过去的,根本谈不上留汉民一命。

    什么号召汉民反抗建州,号召南逃……也都是买活军作兴出来的规矩,对盛京这样已经被敌军占据许久的城市,其中的汉民早已不被视为是敏朝的一员了,便是逃到了敏地,被警戒提防、疏远排挤也是常态,更谈不上为他们来找建州的后账,孙初阳这话一出口,众将便是知道,他绝对是亲买之人,思想上已有了很强的买化痕迹。

    而且,这样甄别式的报复性屠杀,比起不分青红皂白的屠城,更繁琐不说,也更考验对士兵的掌控力,还真不是每支军队都能办到的。若是失控,那就是平白出乖露醜——按理说,这会儿该有人出来委婉地反驳孙初阳的主张了,但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愣是无人开口,只瞧着袁将军对孙初阳的话大加赞赏,两人谈得热络:袁将军是进士出身,一辈子没有带过一线的兵,文人脾气,对于孙初阳的主张当然品不出不对来,甚至觉得比起粗暴屠城更对自己的胃口,和一样是进士出身的孙初阳当然投契了,主帅副帅之间,也的确要把关系搞好,两人打得火热实在不足为奇。

    至于说,底下人为何不去纠正……其中的理由大家便各自心照不宣了:宁可得罪袁大帅,也不敢得罪孙副帅啊,毕竟,红衣班可是副帅管,也只有他能管,副帅手里造出来的红衣小炮,虽然很多细节,无法和买活军借来的正货相比,却也是如今敏军自造炮里质量最高的一批了,和正货的质量相差也只是仿佛,这县官不如现管,大军里的将官,有一个算一个,敢得罪副帅的那真是一个都没有!

    再者说了,孙初阳说的,虽然是书生话,但却也是买军主张的道理,自己大放厥词予以反驳,传到买活军那里去,被人记下一笔,该怎么好?这几个将官家里,多少都有子侄在买地就学从军的,便是不为自己想,也要为孩子们想想,没必要徒然在这样的小事上招惹是非——也不要赌概率,这是大概率的事情,因为……

    想到这里,众人都不免瞟向了人群外围,身穿袄裤,还扎了个碎拼的狼皮袄子,戴了耳朵可以下垂也可以上翻的新式买帽,还戴了口罩,因鼻子那块没弄好,搞得眼镜上一片白雾,正掏出手绢擦拭的汉子——这肯定是南方人,才会在冬末依旧做这副夸张的打扮,却还冻得不轻。

    而且很明显,这是来自南方买地的活死人,却如此大喇喇地参与了敏军将领和使者相会的场面,甚至还拿着如今众人已经都有所听闻的仙手机,那么个小东西,摘了一只手套,一边冻得嘶嘶哈哈的,一边在小小的发光仙器上指指点点,大家都知道他这是在做什么:这是在拍摄即将到来的会见场面,将来要捎带回京城,给皇帝过目……

    不错,不是买地的谢六姐,而是京城的皇帝!由皇帝来聘请敌国的细作,拍摄本该是绝密的军机……这件事怎么说都是荒谬绝伦,可却实实在在地就发生在辽东,而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包括拍摄画面,事后给皇帝观览,皇帝还重金租用了一台传音法螺,申请了通讯时段,每日一报,将前线的战报,用极短的时效回报给京城——当然同时也有买地总台,把信息的传播时间由半个月、一个月,一下就缩短到了一天!

    自古以来,如何联系、钳制出征在外的将军,就是当权者的一块心病,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实际上自从将军拜领虎符,拔营出征开始,这支军队就成为了一支独立的军事力量,它是否仍服从京城的指挥是很随机的事情,到底在外做了什么,也很含糊,从出征到归来,到底发生了什么,谁立功当赏,谁有过该罚,完全就是一本糊涂账,很可能扯到最后都还是扯不清。

    正是因为军队特有的混沌状态,历代皇帝都热衷给军营派中官监军,能打仗的太监也往往会格外得到重用,还有上赶着给前线送阵图,要求完全按他的想法来打仗的,这种旺盛的控制欲,都还是因为事实上控制权的缺乏。可这传音法螺和仙手机一出来,就完全不同了,皇帝根本不用怎么费力,就有一个立场完全中立,和敏朝这边没有什么利益关系的耳目,每日里汇报情况,对于军中的纷争也是了如指掌,再也不用害怕主帅一手遮天,或者几个将军各扯各的皮……

    他这什么消息都是及时一手的,就算有什么纷争,皇帝也好,内阁也好,也都能第一时间表态,让朝廷和军队的关系,第一次真正达到了如臂使指的程度……也难怪内阁对皇帝的荒唐决策装聋作哑了,只怕这种感觉,他们也很喜欢,很上瘾!

    对于前线将官来说,他们就必须比之前更加谨言慎行了,因为异常举动很可能白天发生,晚上就上报了,就算设法杀了观察员都没用,还会惹来买地严格的调查和报复——这也是写在合同里的,军队必须要保证观察员的安全,如果观察员出了意外,买地要有调查权。

    因此,他们擅长的那种兵痞无赖式的耍流氓、搅浑水,是真没什么用了,哪怕看着这矮个子南蛮调查员,浑身来气,却也必须陪着笑脸,好吃好喝地哄着,更是不敢在他面前发表对买地政策的诽谤,还要符合着赞扬买地在美尼勒城的武功,“确实!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帮建贼没少糟践咱们汉人百姓,俺们这些当兵的,还不就是为了保一地平安?如今总算能把他们都赶跑了,还不得好好算一算总账啊!”

    虽然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顾忌买地,但从表面看,这是在捧孙初阳,孙初阳嘴角,也溢出了一丝矜持的笑意,似乎很是受用,他注视着前方渐近的使者身影,声音清冷地道,“这个范宪斗,不是简单人物,他是抚顺人,城破之后,沦为包衣阿哈,十余年间,从最底层的农奴一步步爬起来的,自有一番本领,也不能以简单的汉奸看待,大帅,对他,且客气一些也无妨。”

    一说范宪斗是抚顺人,再算算抚顺城破的时间,便可知道他落入敌手已有十多年了,当时只怕还是个少年人,这种无奈之下落入敌后,无法脱逃,只能在建州谋生而崛起的汉臣,自然比从敏地主动投靠过去的要更能理解一些,袁大帅也是点了点头,言简意赅地称赞,“这人的确是个人才!不过,我对他的身世不如初阳清楚,初阳的功夫还是做得细啊。”

    说着,他便若有若无地瞥了刘海一眼,似乎有些质问的意思,刘海心中也是一阵憋闷:他的确认识范宪斗,范宪斗和他,一文一武算是纯粹的汉人在建州达到的一个高峰了,能和刘海相比的,还有一个敏朝叛逃来的将领,被童奴儿收为货真价实的宗女之婿,对他又用又防,但这人因为是纯粹的叛逃汉奸,名声很差,在买活军联合敏军收拾通敌晋商之后,与另一个汉人额驸佟养性一样,转为低调,不再受到重用,反而是刘海重新得势。

    如果说汉人武将还有争议的话,范宪斗在文政方面,就的确是汉官的领头羊了,从他开始,大汗和贝勒才开始启用汉人议政,范宪斗现在官位虽然小,但却颇为受到众人的瞩目,是个名人,手里的权力也不算太低。刘海肯定是知道他的,并且也对袁大帅交过范宪斗的底,但要说他的来历,崛起的过程……那范宪斗又不是童奴儿那样的大名人,刘海又怎么可能知道得如此仔细?

    这些细节,孙初阳是如何知道的?那就是南下的汉民里有范宪斗的亲戚,把细节上报给情报局,又被买军泄露给孙初阳这样的亲买派了呗……又或者范宪斗想要投奔买活军,自己写了投诚文书,交代身世……买地的情报君,威能早就超过锦衣卫了,即便是在辽东也是如此,袁大帅不能接受这点,却给自己看脸色,着实是迁怒了,这是还看不懂局势吗?就算是拿回了辽东,也不意味着袁大帅在辽东就如何说一不二了,挪走了一个地头蛇,身边不还有一个拿着仙手机的二婆婆吗……想要摆脱买活军在辽东的影响力,哪有这么简单……

    只是利益权衡之后,才留在敏朝的刘海,心里也是犯起了嘀咕,此时范宪斗却已经是和前去迎接的敏朝兵丁交谈了一番,便上了敏军牵去的一匹马,往大营这里奔驰而来——不然这段路他靠脚只怕要走小半个时辰,谁耐烦等他?

    一如刘海的印象,这是个精细人,距离大营足有一射之地时,范宪斗便下了马,靠近营门时更是谦卑地弓起了身子,等到袁大帅跟前,更是顺服地行了叩首礼,这礼数的周到、熟稔,几乎让人有点儿心疼了——汉官地位低啊,怕是见了谁都得恭谨。

    “罪人范宪斗,受金汗差遣,叩见大敏天兵袁大人请罪!”

    袁将军也并不折辱他,便叫他起来,并不呵斥建贼不恭顺,而是直接问道,“如今你每城里,是个什么章程?粮草不多,兵也没有,还想着守么?”

    敏军乘天时有利,闪电奔袭,的确打了盛京措手不及,但也没想过盛京会直接投降,守肯定还是要守一守的,两边在使者会见中,自然也会展开心理层面的交锋,探听彼此的虚实和战斗意志,众人倒也没想到在第一次使者派遣时,就收到什么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只是满这么一问而已,却不想,范宪斗一听这话,立刻又起身跪下,老老实实地道,“老汗已卧病月余,自从去年起就多病,如今知盛京不可守,昨日便在病榻上分家了。”

    “什么?!”

    第一句话便让人不可置信,众将官神态各异,只听范宪斗把那令人咋舌的走向娓娓道来,“二贝勒、三贝勒和一众汗王愿意去通古斯……这会儿已经出发了,大贝勒、大妃则愿南下,大贝勒遣小人前来传话……”

    说到这里,他第一次有点儿犹豫,探看了一下袁大帅的脸色,但还是鼓足勇气,转述道,“盛京城本是汉地,物归原主,既然守不住,那盛京的归属,建州已经做不得主了,但若是买活军愿意接纳建州的老弱妇孺,以及愿意跟随南下的壮年男女对他们一视同仁,那大贝勒就可以代老汗做主,与大妃一起,以太子的身份,南下到买地居住……”

    “把老家建州三卫的属地,一直到海西、海东女金的住所,北上到苦叶岛,甚至是海参崴的广袤土地,全都献给买活军!令这片土地,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华夏的领土!”:,,


  http://www.badaoge.info/book/123294/470068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adaoge.info。笔尖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m.bada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