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adaoge.info
直到走出皇宫,高务实都没能完全弄明白永宁公主把封地折算交给他是什么意思,不过他也懒得多想,反正搞个赈灾基金总归是好事,他打算自己也参与一份,而这样的话,打着公主的名义就更好——任你说谁居心叵测,至少大明的公主总不可能是要收买民心当造反派吧?她又不是个皇子王爷什么的,说出去三岁小孩都不信。
总体而言,这件事对高务实来说只是个插曲,他马上就将有要事去办了。
次日一早,司礼监传下圣旨给内阁,特命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翰林院侍读高务实为钦差册封顺义王事务全权使臣,北上出塞主持册封相关一应事宜;
谕令宣大总督郑洛调兵保护钦使并配合册封;
谕令陕西三边总督高文荐谨守边关并配合册封事宜;
谕令万全都司、山西行都司、山西都司等各镇调集兵马随时应变;
谕令蓟辽总督梁梦龙、蓟镇总兵戚继光、辽东总兵等员时刻戒备,监视蒙古察哈尔、朵颜、泰宁等部动向,随时奏报。
……
张四维看后没有多说什么,全部放行,但在重新草拟诏书时,在高务实那一条的“北上出塞主持册封相关一应事宜”之后额外加了一句:“临机决断处分”。
然后想了想,又亲自写了四封私信,派人分别给郑洛、萧大亨、贾应元、辛应乾送去。
这四人,郑洛是宣大总督,萧大亨是宣府巡抚,贾应元是大同巡抚,辛应乾是山西巡抚。
郑洛是河北人,但长期在山西任职,政治上属于王崇古、张四维这一派,其余三人的情况也都差不多,虽然不是山西籍,但都在山西为官多年,早已是典型的晋党——话说这个时期,不是晋党在山西也很难干得长。
这四位封疆大吏,唯一有所不同的是,郑洛是嘉靖三十五年的进士,而其余三位都是嘉靖四十一年的进士。
郑洛之前介绍过就不提了,另外三位同年的这一科,是袁炜做的主考官。
袁炜是位著名的青词宰相,秉承大明神童多如牛毛的优良传统,他小时候也是位神童。
昔日袁炜十岁时,跟随父亲到家乡的清道观看县令审案。因他人小,所以站在最前面。县令见他神情专注,气宇不凡,就问:“此谁家小儿?”
他父亲答道:“此是学生犬子。”县令听他自称学生,知道是读书人,便又问:“令郎可曾习对?”袁父答道:“方学未久。”
县令这时看见道观上空,有两只白鹤翩翩飞舞,便出了一对:“三清殿上飞双鹤。”袁炜应声答道:“五色云中驾六龙。”
县令忍不住高声对一旁的学正连连说:“答得好!答得好!”
学正比较严格,则道:“只能说他用得好,这是林洪宫词中的‘五色云车驾六龙’的活用,一字之改而已,想是他刚刚读过这首诗。”县令笑道:“这也不易。”
接着县令又给袁炜出了一联:“投子四方开六面。”
袁炜立刻又对出:“丈夫一德贯三才。”
这下子,连学正也不得不佩服小袁炜的对答如流,称赞他:“此神童也!”
伤仲永的故事没有发生在袁炜身上,这位老兄一路神到底,嘉靖十六年,他参加乡试,获得第二名。次年,夺得会试第一名会元。
到了殿试时,内阁最初拟定陆师道为状元,嘉靖御笔批作二甲第五名,改袁炜第一。可惜后来文华殿读卷时,又因袁炜言边事过于率直,又将其改第三,擢茅瓒第一。
但不管怎么说,袁炜的文才是到位的。有一个很出名的对联,不少中都被改为主角用出来,其实是袁炜的妙对,那对子是这样写的:
洛水玄龟初献瑞,阴数九,阳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乎道,道合元始天尊,一诚有感;
岐山丹凤两呈祥,雄鸣六,雌鸣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万寿无疆。
不过此人最大的两个特点,倒还不是写青词厉害,而是他既善于选才,又嫉妒贤才。
嫉妒的事有点多,就暂且不说了,说选才。
刚才这三位封疆大吏,按说已经颇给嘉靖四十一年金榜挣面子了,足以证明袁阁老选才的本事,但如果再说一下他选中的另外三人,那么萧大亨等三位就被比下去了。
因为另外三位分别是申时行、王锡爵、余有丁。
王锡爵还在老家守孝,就先不提,申时行和余有丁那可是当今的两位阁老啊。
这代表什么?当然,首先代表袁阁老昔日选才的本事靠谱,但其次代表的则是晋党的这三位封疆大吏,其实都是申时行和余有丁的同年。
倘若是普通的晋党——指那些山西籍官员——那么张四维或许根本不必写信“打招呼”,因为他们同样也是高党、实学党了,高务实既然顶着全权钦使的头衔过去,他们肯定会大力配合。
但萧大亨三人乃是申时行和余有丁的同年,这就不得不注意一下了,虽然通常来说他们应该至少不会给高务实拖后腿,但万一的万一,申时行或者余有丁拉下面子亲自写信请他们帮忙呢?
张四维不得不防着这一手,尤其是在山西地界上,他绝不能容忍出现任何失漏。
他在这边暗中布置,高务实也没闲着,同样在明里暗里都开始布置。
曹淦还在赶回来的路上,但是并不代表他就命令不动京华商社的其他下属了,他先是派京华商社的人快马飞报把汉那吉,说自己即将作为全权钦使前来土默特主持册封事宜,让他暗中调集人马,控制好自己的领地,尤其是至关重要的大板升城。
然后越过曹淦,调集宣、大、山西范围内的骑丁,再加上蓟镇受训的一部分骑丁,放在一起进行选拔,挑选出三千人作为自己此行的护卫亲兵。
这三千骑丁一人双马,配备了还未被朝廷列装的“万历一式刺刀款”火枪,但是由于是在京畿附近调动,高务实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敢调拨火炮。
火炮最后肯定还是要的,但估计要“借”——等到了大同之后,请宣大三镇调拨一批京华制造的火炮给他用用,反正都是自家产品,如有损耗,他肯定是能给人赔得上的。
既然联络了把汉那吉,钟金哈屯那边当然也得派人联络,而且高务实还仗着自己面子大,找师兄吴兑要来一封亲笔信——这位大司马可是钟金哈屯的“义父”,他的面子高务实不用白不用。
这些事情办完之后,高务实就只需要等待了。一是等待曹淦归来,而是等待京营选调精锐——他是钦差出使,干的册封这样的大事,京营再怎么没用,也得调点样子货给他充作钦差仪仗不是?
不过高务实到底面子大,朱应桢、张元功等人一听是他出使土默特,都没等到高务实去找他们,自己一个个主动跑去五军都督府翻军籍,认认真真地给他各抽调了五百“精锐骑兵”。
精锐不精锐不好说,但这一千骑兵光看形象倒是真不赖,比高务实自家骑丁还要威武——高家骑丁只披一件罩甲,而这批“精锐骑兵”那可是全副武装的。
朱应桢和张元功搞完这档子事之后才跑来邀功,直把这一千骑兵夸得天上少有,地下无二,总而言之就是表达一个意思:这都是看你高龙文的面子,换了其他人来,别说一千骑兵了,两百骑兵给他们,爱要不要,而且还是随便抽调,哪会像这样精中选精?
高务实发现这次他们两人虽然同来,但献殷勤的“差事”主要落在了张元功头上,高务实眼珠一转就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张溶刚死,张元功还没有袭爵。
有明一朝的袭爵可不是老子一死,儿子立马承袭的,得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期,在这个时间段内,万一有个什么不法不轨之事发生,这爵搞不好就袭不成了。
至于考察期到底多久,那可没准,有些人有些人一年半载就完事了,而有些人一考察就考察了十年,甚至更久的都有。
张元功当然不想被考察十年,所以在高务实这样的头号天子近臣面前献殷勤,那是再正常不过的做法。
但这种事,高务实不可能给他什么准信,只说一些“好意心领,多谢多谢”之类的话,搞得张元功心头七上八下。
最后走的时候,他还差点忍不住提醒一下,好在朱应桢见机得快,出言打断了。
等出了高府,张元功便问朱应桢为何不让他说话,朱应桢摇头道:“求真是何许人也,你屁股一翘他就知道你要放什么屁,你又何必多此一举?该是你的,终归会是你的,跑不了。你与其担心他不明白的你的意思,还不如想想怎么让他更高兴。”
张元功叹了口气:“你说得也是,是我太心急了……不过咱们能抽调出来的骑兵——我是说还勉强看得过去的,也就这点人了,我还怎么让他高兴?”
朱应桢想了想,道:“见心斋那边聚集了高家骑丁,我听说他们没炮。”
“你的意思是说……”张元功眼前一亮:“咱们多带点炮,到时候交给他用?”
“聪明!”
http://www.badaoge.info/book/40719/1687139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adaoge.info。笔尖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m.bada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