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adaoge.info
书接上文,上回书说到赴焉耆楚墨风迎接龙思妍,扬天威郭孝恪讨伐焉耆国,西突厥趁虚而入,大唐军横扫六合。这才引出回长安楚墨风再度启程,欲亲征李世民兵发高丽。
十二月,甲寅日(十四日),李世民下诏令各路大军以及新罗、百济、奚、契丹分兵几路进攻高丽。
高句丽是存在于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的中国古代边疆政权,南北朝时期改称“高丽”,又称“高氏高丽”,与公元十世纪建立的高丽(又称王氏高丽)并无继承关系。高句丽民族由濊貊、扶余、沃沮、汉人、古朝鲜人、韩人等族群融合而成。公元前三十七年,扶余人朱蒙建立高句丽于沸流水畔之纥升骨城,其疆域从浑江流域和鸭绿江中游地区逐渐向外扩展,强盛时期西抵辽河,北到今吉林市,东到今延边地区,南到朝鲜半岛汉江流域。其都城三治两迁,初期都城在今辽宁省桓仁,公元3年迁至今吉林省集安,公元427年再迁至朝鲜半岛平壤。汉朝以来,高句丽处于历代中原政权的羁縻、藩属体制之下,鉴于此对于高句丽这样一个野心勃勃的政权,可想而知其对中原政权的仇恨有多深。
直至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平阳王联合靺鞨先发制人攻辽西军事驻地,被营州总管韦冲击退。
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隋文帝命汉王杨谅、上柱国王世积为行军元帅,周罗喉为水军总管,率大军三十万,分水陆两路进攻高句丽。汉王杨谅率陆路隋军出临渝关,时逢雨季,道路泥泞,粮草供应不上,军中缺乏食物,又遭遇疫病。而水路隋军由周罗喉率领,自东莱出海,直趋平壤城,在海上遇大风,船多沉没。时值农历九月二十一日,水陆两路被迫退还,隋军十分之八到十分之九的人死亡了,无奈之下 隋军撤退。随后婴阳王高元上表称“辽东粪土臣元”,隋文帝罢兵,待之如初。
大业八年正月(公元612年),隋炀帝决定讨伐高句丽,出征的隋朝士兵全部集中于涿郡,有军人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此外为其运输物资的民夫是军人数量的两倍。 大业八年三月末,隋朝大军抵达了辽河。
由于隋军造的桥距离岸边还差数米,故而隋军赴水与对岸的高句丽军交战,结果隋军死亡甚众,隋朝左屯卫大将军麦铁杖与虎贲郎将钱士雄、孟叉等皆战死。之后隋军加长了桥梁,终于渡过辽河,在东岸击败高句丽军。
起初隋炀帝在辽水会师的时候,为了防止将领因为去争取功劳名声以邀勋赏,从而轻兵掩袭孤军独斗,所以命令他们分为三道,但凡有攻击军事行动,必须要三道之间相互通报,不许轻军独进,而且军事进止都要先奏闻隋炀帝,等回复命令。
且隋炀帝命令诸将,如果高句丽要投降,就应该安抚接纳,不要再纵兵进攻。辽东城将要被攻陷的时候,城中的高句丽军队就声称请降,隋朝诸将奉隋炀帝的旨而不敢继续进攻,而是先上奏隋炀帝,等回复命令到达,城里的高句丽军已经准备好了防御,再次开始抵抗。这样的情况重复了好多次,隋炀帝仍然不醒悟。后来楚墨风研习《隋史》时,读到这一段忍不住破口大骂,对于这种背信弃义奸诈狡猾之人,不趁势一举将其歼灭,反而要彰显什么礼仪之邦的风范,殊不知那些冤死在辽河的亡魂,此刻却在不住地恸哭。依稀记得楚墨风当初还自顾自地嘀咕了一句,“他杨家人就没有几个脑子清醒的,杨广还真以为自己是那个光头,能够坐镇中央指挥百万大军吗?”
连番征战之余隋军仍然没有攻下辽东城。即使之后炀帝亲自到前线指挥,但士气已经衰落的隋军,在辽东守军的顽抗下又僵持了一个月,也没能拿下这个城池。而且高句丽的其他城市也拼死坚守,最后隋军没有攻下任何一座城池。
与此同时,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领江、淮水军进入浿水,然后率领精兵四万登陆攻打平壤,结果高句丽打的来护儿大败,隋军士卒还者不过数千人。 宇文述等人率领隋军三十万五千人,被高句丽打的惨败,隋朝左屯卫将军辛世雄战死。宇文述等九支军队共计三十万五千军人渡过辽河,等到返回辽东城时,仅剩下两千七百人,物资储备兵器军械巨以万计也丢失殆尽。 至此隋炀帝第一次攻高句丽之战遂以惨败而告终,一征高句丽大业就此葬送在辽河之畔。
随后隋炀帝不顾天下起义的危局,接连又发动两场大战,皆以失败告终,三场大战下来,结果高句丽还在,隋朝却大乱灭亡,北周留下的丰厚遗产被败坏殆尽,隋炀帝造成的大乱严重削弱了华夏,导致人口锐减到两百余万户 ,还留下严重分裂内战,连吐谷浑都返回故地还攻打隋朝河右,隋朝郡县却防御不了 ,而突厥颉利部崛起达到“戎狄炽强,古未有也”的极盛程度,突厥可汗将隋朝中原的部分地区纳入势力范围,突厥可汗还想效法拓跋道武帝取得中原,华夏面临被突厥灭亡的危险。
隋炀帝征高句丽,结果华夏被大乱严重削弱,对华夏的破坏远大于对高句丽的破坏,对后世征高句丽反而有不利影响,李唐立国之后,留给李渊等人的却是一个几近溃烂的摊子。
自大唐建立至今,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二人,历经数十年图治,终于靠着顽强的意志和决心,一点一点将中原大地拼接起来,尤其是从贞观初年开始,自从大唐出了那个妖孽,先后剿灭突厥颉利部、吐谷浑汗国、西域诸国,打败薛延陀汗国,令四夷威服,也间接地震慑了龟缩一隅的高句丽。
其实这一战大唐本不用去打,奈何当年跟随李世民身侧的战友之中,早已所剩无几,依旧存活的几人之中,李道宗时年四十二岁,楚墨风时年四十五岁,而李勣也到了五十岁,岑文本五十一岁,太傅高士廉已然七十岁高龄,至于当年威名赫赫的大将李靖也是风烛残年,李世民不是不想打,而是不敢打,生怕这些老兄弟们一个不注意便是阴阳两隔。就在李世民进退维谷之际,楚墨风临行前与李世民的一番谈话,却是坚定了其征讨高句丽的决心。
御书房内,距离楚墨风返回长安才过去十日,而距离楚墨风率部奔赴辽河一带仅剩十日时间,难得进宫面圣穿上蟒袍的楚墨风,此刻与李世民二人丝毫不顾及形象地坐在御书房的地上,怀抱酒坛自顾自地喝着,御书房外太子李治恭敬地守在门外,而老太监王德则是领着一众宫女侍从,远远地站在照壁下。
“朕这些年始终有个心头大患,眼见朕的身子也一日不如一日了,如若不在治儿登基前为其除去,朕唯恐日后大唐国本动摇啊。”望着御书房内挂着的那副早就被勾勒的有些模糊的地图,李世民的目光始终锁定在东北一角,“朕也知道,咱们当年那些老兄弟,如今都已经两鬓斑白,年轻一点的只有你和道宗二人了,但是朕也知道,诸位自秦王府开始跟随朕,这么多年来劳苦功高,尤其是你啊,身上的伤疤快数不过来了吧?”
“二哥,说这话就有点虚了,臣弟的父亲当年临终时曾经留下书信一封,称您乃是千百年来的贤明君主,所以这么些年臣弟始终跟随左右,而今看来,老爷子的话一点也不假。”望着同样是两鬓斑白的李世民,楚墨风长叹了一口气说到:“臣弟知道您是想打高句丽,既然想打那就打,臣弟只要还能动弹,绝对会第一时间冲上去的,只不过......”
说到这楚墨风微微一顿,李世民见状笑着拍了拍对方的肩膀,“你小子,这么多年只要说话一有停顿,准是要跟朕提要求,说吧,无论什么事情,朕都会应允的。”
听了李世民的话,楚墨风从怀中摸出一张纸片递给了对方,而后笑着说到:“提要求?臣弟如今还需要提什么要求吗?只不过是臣弟前些日子自焉耆回来,思索了许久之后,想着如若有一日臣弟不在了,至少也得寻一些有能力的将领给治儿留下,免得日后治儿继位朝中无大将可用,这上面都是臣弟这些年发现的,有的在军中不得志,有的在民间未出仕,二哥自己看看吧,有合适的就先寻个由头启用,这一战正好当做试金石了。”
望着名单上第一个人的资料,李世民不免皱了皱眉头,“这人都已经到了而立之年了,依旧没有出仕,莫不是有什么隐情?”
“薛礼,字仁贵,是南北朝时期刘宋、北魏名将薛安都的后代。其曾祖父薛荣、祖父薛衍、父亲薛轨,相继在北魏、北周、隋朝任官。此人因父亲早逝而家道中落,据臣弟的人打探得知,此人武艺超群,熟读兵书,可堪大用。”望着名单上的第一个人,楚墨风抽了抽鼻子笑着说到:“陛下此番不如将此人招至麾下,如若真如臣弟所言,待日后臣弟将麾下的六万修罗铁骑尽数交由此人,玄黓那孩子弃武从文,而朝中自三姐之后再无领兵女将,所以臣弟也想看看这个人是不是值得臣弟托付。”
李世民闻言点了点头,随即抬起头对着门外喊到:“治儿,方才你皇叔的话都听见了吗?这件事交给你去处理,大军开拔在即,能不能为你日后招募一名悍将,就看你的本事了。”
门外的李治闻言先是一颤,而后赶忙应了一声,转身离开了御书房门口,向着承恩殿方向跑去。过了些日子,正在家中准备筹划迁坟事宜的薛仁贵,收到了来自辽东道行军总管张士贵的一封书信,匆忙看完书信之后,薛仁贵辞别了发妻柳氏,背着行囊踏进了军营。
就在楚墨风与李世民在御书房把酒言欢之后,东征的前期工作已然准备的七七八八,而楚墨风则是回到了贤王府邸,望着正厅内的莺莺燕燕,楚墨风面色凝重地说到:“此番本王随陛下前去征讨高句丽,究竟这一仗会打多久,我也不知道,府邸之事就拜托各位了,待这一仗打完,本王决定自此解甲归田,忙碌了这么多年,也是时候回府来好生陪陪你们了。”
一番话说的好似生离死别一般,一时间王府正厅内抽泣声不断,十日之后在众人依依不舍的目光中,楚墨风缓缓地翻身上马,独自一人向着春明门方向驶去。
春明门城门校尉刘大庆,自贞观元年就在此任职,十七年如一日,这一日清晨春明门才开,刘大庆缓缓地从城楼上走下来,正待命人搬开据马,却看见自长安城内缓缓驶出一人,待刘大庆仔细一看,还未等此人近前,刘大庆早已恭敬地跪下喊到:“末将刘大庆见过贤王殿下。”
望着面前身形有些微微驼背的刘大庆,楚墨风眼中闪过了一丝暖意,依稀记得面前这人,原本也是一名风华正茂的年轻男子,时过境迁,原来老了的不仅仅是陛下和那些老兄弟,还有这些每日都出现在自己生活中的小人物,念及于此楚墨风轻声说到:“大庆啊,你也算是监门卫的老人了,待过些日子本王回来,跟你们将军说一声,本王作保引荐你做个候补监门卫将军,也算是本王犒赏你这些年的付出了。”说完从怀中摸出一个小布袋丢给了对方,“天冷了,给手下的弟兄们买双厚实的靴子,顺便买几壶热酒暖暖身子。”
手中握着那沉甸甸的小布袋,刘大庆闻言眼角一酸,有些哽咽地问到:“殿下此番这是......”
“兵发高句丽。”淡淡地说了一句,楚墨风随即策马向着前方走去。
望着马上这位几十年如一日为大唐征战奔波的男子,堪堪起身的刘大庆知道,这一句看似简单的‘兵发高句丽’,内里又包含着多少的腥风血雨,想到这刘大庆不顾冬日地面冰冷,再度跪下地上,对着楚墨风的背影恭敬地行了一个稽首礼,而后高声喊到:“监门卫麾下春明门城门校尉刘大庆,恭祝贤王殿下旗开得胜平安归来。”
前方,无数的黑衣黑甲骑兵紧紧地跟随在楚墨风的身后,脚步坚定的向着前方走去。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二月,庚子日(初二),就在楚墨风率修罗铁骑抵达辽河西岸的同时,经人举报后查证,沧州刺史席辩贪污受贿,不良人果断出击,将其擒获后带回长安,经由刑部、大理寺、不良人三司会审之后,证据确凿,遂上报李世民决断,李世民遂下旨判处席辩斩立决,并诏令朝集使前往刑场观看。
庚戌日(十二日),李世民亲自统率各路大军从洛阳出发东征,任命特进萧为洛阳皇宫的留守。
乙卯日(十七日),李世民下诏:“朕从定州发兵后,便由皇太子监国。”
开府仪同三司致仕尉迟敬德上书言道:“陛下亲自征伐辽东,皇太子在定州,长安、洛阳两地内部空虚,恐怕会发生象杨玄感那样的变乱。而且高丽是个地处边陲的小国,不足以由皇上去辛苦操劳,希望陛下派一支部队征伐,指日可灭。”
谁知李世民却不听从,而是任命尉迟敬德为左一马军总管让他随行。
怀远守捉城内,得知楚墨风率部到来,时任守捉将军的张大猛赶忙率领麾下的将领出门迎接,才走出大门就看见当先一人一身全身武装的盔甲,胯下一匹通体雪白的战马,身后则是密密麻麻的身穿黑衣黑甲的骑兵,每个人的盔甲上都隐隐闪着一丝幽暗的光芒,然而这一队骑兵整体给人的感觉却是隐隐地泛着杀意,张大猛见状喉头微微蠕动了一番,用力地吞咽了一口口水,而后走上前恭敬地说到:“末将怀远守捉将军张大猛见过贤王殿下,还请殿下移步城中,末将早已准备好了酒菜,恳请殿下赏光顺便指点一番。”
谁知楚墨风像是没有听见对方的话语一般,掀开覆面冷冷地说到:“此处距离高句丽的金山城还有多远?”
张大猛闻言先是一愣,以为对方要考校自己,不假思索地说到:“启禀殿下,此地距离金山城大约还有一百里的距离,不知殿下问及此事......”
只见楚墨风一抬手,缓缓地说到:“一百里倒是不算远,命人取来草料和水,本王率部原地补给一番,准备好供六万人连续作战十日的军粮,补给结束本王即刻开拔,即将与高句丽开战,尔等镇守的守捉城乃是重中之重,务必严防死守,明白了吗?”
楚墨风的这一通话让张大猛顿时语塞,原本计划好的招待全然派不上用场了,无奈官大一级压死人,况且面前这位已经不能用官来形容了,无奈之下张大猛只得按照楚墨风的要求命人赶忙准备,原地补给了大约半个时辰之后,楚墨风这才翻身上马,对着身后的修罗铁骑高声喊到:“一百里,天黑之前迅速赶到金山城外,如若有掉队的,自行返回京城等候发落,开拔。”
话音一落酒足饭饱的修罗铁骑纷纷催动胯下骏马,随着楚墨风向着北面飞驰而去,待对方离去之后,身旁的一名将领这才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心有余悸地对着张大猛说到:“都说咱们这位殿下做事雷厉风行,今日一见果然非同一般,你看那些战马,各个全身覆甲,而且那些骑兵的兵刃,皆是上好的材料打造的,再看看咱们的兵器和战马,真是天壤之别啊。”
张大猛闻言没好气地瞥了对方一眼,而后有些羡慕地说到:“谁不知道,还是谁看不出来,你小子若是也能富可敌国,你也能打造出来这样一支队伍,那可都是钱啊。”羡慕不已的众人眼见对方远去,纷纷随着张大猛返回了守捉城。
二月末,李勣的部队到达幽州。三月,丁丑日(初八),李世民的车驾到达定州。
丁亥日(十八日),李世民在定州临时行宫对身边的大臣说到:“辽东本来就属于中原王朝的地域,隋朝四次派兵出征而不能取胜;如今朕亲自东征,是想要为中原人的子弟报其父兄之仇,为高丽百姓雪其国王被杀的耻辱。而且四方都已平定,只有这一块小地方没有平定,所以乘朕还没有衰老,用士大夫们的余力打败他们。朕从洛阳出发以来,只吃肉食,而一点不吃早春蔬菜,是担心因此而烦扰百姓。”
在定州期间,但凡李世民看见有病的士兵,便召到御榻前亲予慰问,让州县妥加治疗,士兵们都深受感动。被征召前往辽东的州府中,有人没有被登入东征部队的名簿中,自愿以私人装备跟从军队,动辄一千多人,李世民得知召其前来问话,本以为这些人是为了跟随大军谋求封赏,谁知这些人却情真意切地说到:“我们不求得到皇上的封爵赏赐,只愿为陛下效忠,战死在辽东。”
得知李世民将要出发,太子李治一连哭泣几天,李世民见状有些气恼地说到:“如今留下你镇守,加上俊彦贤才辅佐,正是想让天下人认识你的风度才能。治理国家最重要的在于进贤才摒弃小人,赏赐善举惩罚恶行,大公无私,你应当努力做到这些,有什么好悲泣的?”
遂命开府仪同三司高士廉代行太子太傅,与刘洎、马周、少詹事张行成、右庶子高季辅一同执掌机要事务,辅佐太子。长孙无忌、岑文本与吏部尚书杨师道与太宗同行。
壬辰日(二十四日),车驾从定州出发,李世民亲自装备弓箭在马鞍后带上雨披,命长孙无忌暂行侍中职,杨师道暂代中书令。
与此同时楚墨风率领麾下的修罗铁骑,已然在高句丽金山城外驻扎多时,只等待大军进攻的信号,便准备攻打金山城......
俗话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且看楚墨风初战告捷,再看李世勣再战碰壁,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http://www.badaoge.info/book/58403/2667717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adaoge.info。笔尖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m.bada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