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中文 > 穿越重生 > 历代王朝更迭 > 正文 第136章出师未捷身先死

正文 第136章出师未捷身先死

最新网址:www.badaoge.info
    说起刘伯升,刘伯升之为人,素来开朗豁达,即使自己荣立大功,但为了维持联军大局,即使拥立一个懦弱无能的人做皇帝也没有做出较为强烈的反对。

    刘伯升之为将,能力突出,在进攻宛城之时,遭到敌军伏击,本来已经成了必亡之局。幸得刘伯升力挽狂澜,亲自与进入南阳郡的长江下游首领们会面,说服他们与之共举大业。在关键时刻挽救了起义军,挽救了那星星之火。

    紧接着,刘伯升又向四方进兵,一路所向无敌,数次打败王莽大军,立下赫赫战功。他带领的这支部队,既让他取得了一场又一场名留史册的胜利,又让他失去了人生中成为九五之尊的机会。刘伯升是一个优秀的将领,这是无可非议的。如果在太平王朝之内,他甚至还能成为一名亲政爱民的千古明君。可惜,他成长太快,光芒太耀眼,让跟随他一起打击王莽军的王凤、王匡等人,不得不采取极端的手段,维护自己岌岌可危的地位。

    经过立帝一事的失败,其实刘伯升就应该觉醒了,王匡、王邑等人绝对难以容忍他的逐渐强大。对刘伯升来说,要想保全自己,只能严格遵循韬晦之术,等待时机,再一举取得成功。然而,刘伯升却片面地认为,只要自己不断立功,在功勋上超过任何人,那最终的帝位,一定非自己莫属。可是危险正一步步地接近他。

    当时,眼看着更始帝册立,却不是众望所归的刘伯升,使得许多人心中失望不已。这做了皇帝的刘玄,若是一个英明贤德的主子,倒也还勉强可以接受,但是,谁都知道,刘玄不过是一个登徒浪子,整日只知道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因而上至朝廷内外,下到街头巷尾,都对刘玄产生了不满之音。

    后世有人说过一句名言:“君如舟,民似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意思就是说,百姓的力量是伟大的,百姓能够拥立一个皇帝,但也可以推翻一个皇帝。如今刘伯升民心所向,按理说应该是好事一件,可是在这个非常时刻,对刘伯升就是祸不是福了。

    此时,四方豪杰听说刘玄这样一个无才无德之人居然做了皇帝,刘伯升不但没有顺应民心坐上帝位,反而被绿林系猜忌、排挤,成为其眼中钉、肉中刺,一个个皆感到愤愤不平。失望之余,前来投奔起义军的人也锐减,甚至连攻城略地也不如以往那么顺利。过去刘伯升所到之地,百姓纷纷听闻他秋毫无犯、爱民如子的名声,人人争相逢迎。现今贵为定国公的王匡率领比刘伯升多几倍的兵力前去攻伐新野这样一个小小的城镇,却是久攻不下,这让王匡非常郁闷。以往各处郡县都望风归附,何以这次会负隅顽抗呢?一问之下才知道,他们是因为来攻取新野的人不是刘伯升,故而害怕城破之后,起义军会烧杀抢掠,故而不肯开城纳降。这让王匡极为不满,这段话也迅速传到刘玄和众臣属的耳中,随即朝野震动。人人纷纷怀疑,刘伯升真的有这么高的威信吗?果然,刘伯升到了新野,新野百姓守军立刻杀猪宰羊,开门欢迎他们。加上刘秀在昆阳一战之中的杰出表现,让王匡、王凤等人十分不安。于是,在私下里,他们都会劝谏让刘玄除掉刘伯升。只是刘玄初登帝位,担心凭借自己的威信,如果杀了刘伯升,会引起军中变乱。加上他必竟算是自己的刘氏宗亲,杀之不义。

    其实,刘玄只是在等待一个时机,只要大局一定,“飞鸟尽、鸟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日子也就不远了。只是,空气中弥漫的这种诡异的气息,只有刘秀有所警觉。虽然他对兄长刘伯升有过提醒,但收效甚微。

    当时原本与刘秀、刘伯升交好的李轶,竟然成了两面倒的墙头草。他一方面继续保持与刘氏兄弟的关系,另一方面则积极谄媚的对待朱鲔。

    这朱鲔不是别人,正是当今新朝皇帝刘玄的亲信,官居大司马。刘秀早就看出这李轶已经不足以信任,遂屡次向刘伯升进言。刘伯升却认为,李轶没有做什么明显的不义之举,自己万没有理由去怀疑他。他担心的,只有刘玄。自己和刘秀刚刚经历一次又一次大胜,名扬海内、声振寰宇,然而功高震主,刘玄早就生出了除之而后快的心思。这次,刘玄借故将刘伯升调到宛城,殿前让他将佩剑解下,刘伯升不卑不亢地将佩剑送到刘玄手中,人的名树的影,刘玄因为畏惧他,竟然不敢有所动作。其实,臣下申屠建早就和朱鲔、李轶二人商议好,只要他解下佩剑,埋伏在殿外的刀斧手便会群起而攻之。见刘玄犹疑不决,申屠建急忙向皇帝刘玄递上一枚玉玦,玦即“决”也,其意不言而喻,但是刘玄始终还是没有做出任何动作。

    事后刘伯升的舅父樊宏专门找到他,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昔日高祖与项羽鸿门之会,范增举玦以示项羽。今天申屠也是这种做法,难道不是来者不善吗?”

    刘伯升当然知道自己的处境不妙,但是要成就兴汉大业,不仅要攻克敌人,必要的时候牺牲自己也在所不辞。

    可惜,刘伯升没有料到,牺牲自己的这一天竟然会来得如此之快。其实以他的功绩和声威,刘玄要动他,必须要三思而后行。只有抓住刘伯升的把柄,才能够名正言顺地诛除他。刘玄一直在等待机会。他没有料到,这个制造机会的人,竟然不是自己的亲信,而是刘伯升的部将,舂陵刘氏宗亲子弟刘稷。

    刘稷也算得是刘氏宗族之中的一个英才,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只是却没有什么头脑。眼见刘玄称帝,他一见昭告,便当即大怒,大骂刘玄不是东西,竟然抢掠了本应该是刘伯升坐的位子。他不知道,他的一番痛骂,虽然是大快人心,但是当它传到刘玄耳中之时,无疑将刘伯升推到了一个危险的边缘。此刻刘稷远在千里之外,刘玄鞭长莫及,要治其罪却有诸多难处,为了不激起变乱,申屠建向刘玄建议,用高官厚禄去笼络刘稷,给刘玄来一个釜底抽薪之计。

    哪知刘稷不仅是一个没有大脑的莽夫,更是疾恶如仇,连刘玄派来的封官使者都被他打出大帐之外。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不是打刘玄的脸吗?刘玄大怒之下,派遣属下几千人前去,将之五花大绑,送回宛城。李轶建议,必须要杀了刘稷才能够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刘伯升闻讯,急忙前来宛城向刘玄求情,此刻刘玄正处于气头上,哪里听得进劝诫,加上李轶在一旁上风点火、落井下石,刘玄一怒之下,将刘伯升和刘稷一同治罪,悉数斩杀。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刘伯升一腔抱负,中兴大汉、成就功名大业,还没有完全取得成功,自己就溘然西去。临死之前,心中唯有一念,让刘秀继承自己的事业,承担刘氏宗亲的荣辱祸福。

    最终还是需要兄终弟及!
  http://www.badaoge.info/book/64264/4600973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adaoge.info。笔尖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m.bada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