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中文 > 都市小说 > 从古装悬疑剧开始 > 正文 第411章 石灰吟

正文 第411章 石灰吟

最新网址:www.badaoge.info
    目前浔盈集团正在进行中的几大项目,一是李浔亲自指导拍摄的《复仇者联盟》,二是正在上映中的《绿巨人》,三是正在大规模宣传的《美国队长》,四是正在拍摄中的武侠剧《倚天屠龙记》,五是欧美分公司正在拍摄的《雷神》。

    除此之外,浔盈集团名下还有多部投资要次一级的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如今集团规模大了,公司正在进行中的项目到底有多少部,李浔本人也说不太明白。

    另外临近年尾,星辰出版社适时推出了《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二部,名字叫“万国来朝”,这一部将从朱棣登上皇位,一直写到夺门之变。

    农历新年的前十天,第二部正式对外发售,首印还是八百万册,和第一部首印数相同,与此同时出版社已经和印刷厂谈好第二次印刷的相关细节,毕竟所有人都知道首印这八百万册挺不了多长时间。

    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天之守国门、万国来朝。

    此时的大明王朝一派欣欣向荣,无数读者读过后不免心潮澎湃。

    新书上架仅仅几个小时,网络上就已经一片赞叹之声。

    “原本有些担心,朱元璋打天下,从一只破碗到君临天下,追亡逐北,灭亡大元,过程固然令人心潮澎湃,可之后呢?之后就该坐天下了,坐天下没了金戈铁马,没了纵横天下,没了势力从小到大那种振奋,之后的《明朝那些事儿》还能好看吗?这里李浔第一部中李浔处理的很巧妙,设计了一个燕王造反夺权的情节,一下子剧情再次紧张起来,可之后不能每一代都造反夺权吧?所以之前就担心,后面的情节可能不会有第一部精彩了,现在看来我还是小看了李浔。”

    “别的不说,就光一个对永乐大帝的塑造就已经超神了,有和我一样,特别喜欢郑和下西洋这个情节的吗?”

    相关言论一出,瞬间无数读者争相赞叹。

    “虎父无犬子,永乐大帝永远地神!”

    “关键是李浔把郑和设定为太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这么英雄气概的一个人物,竟然是一个太监!”

    “华夏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太监多了,这很正常的好吧……”

    “我草,朱棣儿子又又又造反了,再来一次靖难之役?我承认李浔战争戏写的非常好,不但精彩绝伦,最关键的是看起来非常的合理,可也不能为了好看每次都搞这么一出吧?”

    “一本而已,你管那么多干嘛?好看就行了呗!”

    “好看的多了,带脑子看还能爽到飞起的书真心不多,不希望李浔也为爽而爽,为创造矛盾而创造矛盾。”

    “我倒觉得朱高煦造反才最合理,不造反反倒不正常。他老爸永乐皇帝就是赤裸裸的榜样,老爸能造反当皇帝,他凭什么不能?历史的示范性非常强的,比如大唐,李世民通过政变上台,后面大唐皇帝就没几个正常上台的。出了一个武则天,后面就会有太平公主,《明朝那些事儿》至少到目前为止逻辑完全能够自洽。”

    然而,就在网友们兴高采烈地讨论着这个虚构的“大明王朝”将走向何方的时候,李浔就再次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本来以为又是一场大战的朱高煦造反很快被扑灭,结果没过多久,就出了“土木堡之变”,朝廷二十万大军竟然一夕之间毁于一旦,大明的天,竟然这么快就要塌了。

    大明的皇帝被人掳走,后宫里的太后皇后哭成一团,朝廷里的大臣如同热锅上蚂蚁,急的跳脚却没有任何办法。

    军队惨败,皇帝被俘,京城空虚,人心惶惶,投降派充斥朝廷。

    辉煌的大明王朝竟然如此快的出现了亡国之相!

    瞬间全国无数读者炸锅了。

    “精彩绝伦,不过还是忍不住要说一句,大家有没有觉得李浔这次有点为了矛盾而矛盾了?”

    “我今天把话放在这:‘李浔已经江郎才尽!’”

    “还江郎才尽,可会一句成语,这出显摆,要不笔给你你来写?”

    “我写不出来,但李浔江郎才尽是确确实实的,难道大家就没看出来吗,李浔这是编不下去然后生抄历史!”

    “生抄历史?抄哪段历史了?哗众取宠?”

    “还抄哪段了,长眼睛的都知道这段是抄袭宋朝的‘靖康之耻’之耻了,和靖康之耻相对照,大明和北宋两者都是兵败不久,都是京城空虚,都是人心惶惶,都是投降逃跑言论甚嚣尘上。还说不是抄袭?就连皇帝都落在敌人手里都是如出一辙。接下来肯定就是朝廷南渡,偏安东南,然后出一位比宋高宗英明的君主,再让其遇到自己的大将岳飞,最后北伐!北伐!北伐!直捣黄龙,再建盛世!事先声明我可没有提前翻后面的情节啊,我只是随便看了一眼就完全猜到了李浔的真实意图!”

    “道理非常简单,要说华夏人对哪段历史最为遗憾?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岳飞岳武穆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杀掉,我想很多人都和我一样,看到这段历史的时候会忍不住扼腕叹息吧?但恰恰越是天大的遗憾,弥补起来就越是爽到飞起,李浔这次是明摆着要弥补华夏人心中这道永远的痛啊,大家等着看好戏吧,后面北伐肯定相当精彩!”

    这位网友言之凿凿的预测后就开始志得意满地等待网友们的评论,同学心里已经做好网友们质疑他是先看的后面剧情,这才装模作样地来分析剧情。

    对此他确实有些遗憾,因为网友们真要是这样质疑的话,他还真没法证明自己,因为《明朝那些事儿》不是连载网文,因而后面的剧情根本就不需要任何人预测,大家往后一翻就看到了。

    “要是每天连载一章就好了!”

    就在这位网友发出如此感慨的时候,网友们的评论回复开始爆发了。

    “我们相信你,这些真的都是你自己的分析,不是提前看了后面的剧情。”

    “分析的非常有到了,以后别分析了。”

    “李浔:‘笔给你你来写!’”

    “别说,李浔要是真这么写的话那还真挺爽的,可惜李浔怎么会这么容易就让人猜到自己的真实想法?”

    这位网友一看,心里不免“咦”了一声,心说:“猜错了?”

    急忙一翻后面剧情,发现后面李浔的写的和自己猜测的,几乎完全不同。

    没有朝廷南渡,没有岳飞式的武将,没有比宋高宗高明皇帝,而是一个文臣站了出来力挽狂澜,这个的名字就叫“于谦”!

    “建议南迁之人,该杀!”

    这是一个将文天祥的画像挂在书斋里日夜膜拜的人,教书的先生问他为何如此,他说自己将来要做文天祥那样的人。

    “殉国忘身,舍生取义宁正而毙,不苟而全。”——于谦!

    这是他对文天祥的赞叹。

    “拔剑舞中庭,浩歌振林峦!丈夫意如此,不学腐儒酸!”

    作者还是于谦,作于赴京赶考时。

    权倾朝野的王振陷害于谦,所有人都劝于谦多少送点礼物做人情,却都被于谦严词拒绝。

    “绢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两袖清风。”

    没有于谦的世界,少了一个成语,如今李浔用一部《明朝那些事儿》,将这句成语还给了华夏。

    华夏民族,每当国家出现危难之时,总有一些人挺身而出,为国效力,这样的人,我们称为英雄。而今天这位力挽狂澜的英雄不是别人,正是于谦。

    “京城,是天下的根本,如果就此迁都,大事必然不可挽回!难道诸位忘了宋朝南渡的事情吗?”

    于谦的一声怒吼震醒了惶惶不可终日的许多人,一个个重臣开始站出来支持他,主战派终于占据了上风。

    随后,于谦升任兵部尚书,全权负责筹划京师防御。

    但还有一个麻烦,皇帝还在对方手里,朱祁镇无足轻重,但皇帝的这个名分却重如泰山。

    但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再立一个皇帝。

    立谁呢?只能是朱祁钰,问题是朱祁钰不想接这个烫手山芋,可国家危急时刻,怎能由着你不接?

    然后朱祁镇就成了一个过期皇帝。

    接着于谦开始他的防卫计划了。

    “自即日起,奉命征调如下部队赴京守卫。”

    大臣建议一把火烧掉储存在通州的粮食,因为敌人的骑兵已经迫在眉睫,通州距离京师又有一段距离,此时组织民夫运粮风险极大,粮食落在敌人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好好的粮食竟然要烧掉,尤其是京城马上就要面对长期被围困的这种可能的时候,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所有受召军队进发时应由通州入京,士卒各自取粮,并运送至京城。”

    接下来清楚内部乱党,将大太监王振千刀万剐。

    也先兵临城下,所有人都建议坚壁清野,坚守不出。

    也先战斗力强,明军战斗力弱,坚壁清野,等敌人疲敝,再寻机将其驱逐,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老成持重的建议。

    读者也知道大明确实应该如此,虽然这样有些令人不爽,但这无疑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这时又是一个人坚决反对,这个人还是于谦。

    “也先率大军前来,气焰已经十分嚣张,如果坚守不出,只会长他们的气焰,我大明开国至今已近百年,昔日高皇帝布衣出身,尚可纵横天下,横扫暴元,我辈岂惧小小瓦剌!”

    于谦环顾周围众人,停顿了一下,厉声下达了他的第一道命令:

    “大军全部开出九门之外,列阵迎敌!”

    “锦衣卫巡查城内,但凡查到有盔甲军士不出城作战者,格杀勿论!”

    “九门为京城门户,现分派诸将守护,如有丢失者,立斩!”

    “安定门,陶瑾!”

    “东直门,刘安!”

    ……

    一道道命令从于谦口中发出,这时还剩下最后一道门——北门!

    北门要直面也先大军,也必将是战斗最为激烈之处,这显然不是一个好位子。

    “德胜门,于谦!”

    紧接着于谦马上又颁布了一个让众大臣闻所未闻的军令:

    “凡守城将士,必英勇杀敌,战端一开,即为死战之时!”

    “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立斩!”

    “临阵,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

    “敢违军令者,格杀勿论!”

    开战之前,于谦又下达了最后一道命令:

    “大军开战之日,众将率军出城之后,立即关闭九门,有敢擅自放入城者立斩!”

    看着满脸惊讶的众人,于谦铿锵有声:

    “数十万大军毁于一旦,上皇被俘,敌军兵临城下,国家到了如此境地,难道还有什么顾虑吗,若此战失败,大明必蹈前宋之覆辙,诸位有何面目去见天下之人!”

    “拚死一战,只在此时!”

    也先见占不到便宜,于是有了撤退的想法,可就在也先要撤退的当天晚上,京城城墙上的火炮万炮齐发,给也先送了一份大大的厚礼。

    至于为什么要趁着夜色开炮,或许是因为太上皇此时正在也先军中,如果大白天轰轰烈烈地将其轰死,面上在终究不好看。

    瓦剌军营地陷入一片火海,损失惨重(发大炮击其营,死者万人),最后只好连夜撤军。

    至此大明这场轰轰烈烈的京城保卫战,大明完胜!

    这下看到此处的读者全都炸锅了。

    “精彩绝伦!”

    “看得我心潮澎湃,于谦是真正的英雄,李浔塑造的这个角色非常成功,也非常深入人心。”

    “看哭了!”

    “同哭同哭!先前说李浔抄袭岳飞这段历史的人呢?现在服气了吧?”

    “好一个京城保卫战,其精彩程度完全不次于朱元璋争霸天下和永乐大帝发动靖难之役,就是不知道后来要怎么写,好好的一个大明王朝,不能老是出各种状况吧!”

    “超级好看,没有主角的伪史书竟然写的比有单个主角的历史还爽,关键是看着还非常合理,真的是绝了!”

    “于谦名垂青史了!”

    也先派使者求和,更是表示愿意送回朱祁镇,对此朱祁钰有些不高兴,于谦却表示帝位已定,朱祁镇即使回来,也无法改变大局。

    终究叫门皇帝还是被接了回来,这是于谦的功劳,也为他悲剧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之后夺门之变,朱祁镇重掌大权,于谦被押往崇文门外,就在这座他曾拼死保卫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后的结局——斩决。

    史载:天下冤之!遂溪的教谕吾豫说于谦的罪应该灭族,于谦所推荐的各文武大臣都应该处死。刑部坚持原判这才停止了。千户白琦又请求写上他的罪行,刻板印刷在全国公布。

    这时无数读者想到于谦写的的那首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无数读者此刻,看着于谦竟然落得这种下场,不禁纷纷潸然泪下。


  http://www.badaoge.info/book/70484/3269665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adaoge.info。笔尖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m.bada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