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中文 > 都市小说 > 催泪系导演 > 正文 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如果是好人,那么就别想做坏事。

正文 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如果是好人,那么就别想做坏事。

最新网址:www.badaoge.info
    《狙击电话亭》的成绩,虽然很难和院线大片电影的票房相比,可是对于几大影视平台来说却是超出预料了。

    特别是最近,《狙击电话亭》的热度,带动了网大这个版块的流量,让新上线的其他的网络大电影都跟着吃了一波。

    他们当然也希望李易能再接再厉,可惜的是,他们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易能拍《狙击电话亭》然后放在网络院线上映,已经足够给面子了。

    以李易的身份地位,怎么可能真的看的上网络大电影?

    事实上,也没什么人认为《狙击电话亭》是什么网络电影,这部电影哪怕放在院线上映也完全没毛病。

    但是带给网络电影的却的确是非常大的一股流量,至于能持续多久,能留下多少,那就不是李易要考虑的问题了。

    《狙击电话亭》的票房最终哪怕有李易的第二个船新版本的结局策略,可是最终的落点也没有过三亿。

    一方面是网络大电影的票房局限,另外一方面也是电影本身的题材限制。

    《狙击电话亭》尽管是一部商业片,但是毕竟是一部小成本的类似《活埋》那样的单一空间的独角戏影片,这样的电影,的确很难有太高的成就。

    能达到现在的成绩已经是多方面努力的结果了。

    不过李易知道,《狙击电话亭》其实还有一波狂风没有开始刮。

    因为《狙击电话亭》在几大平台目前都是付费点播,无形之中,其实排除了很多群体。

    可是很快地,这部电影就要变成会员免费观看了,到时候几大平台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流量续费的机会的。

    因为单纯的花钱买一部电影看三天的时间,对于一些群体来说,会觉得不划算,而如果是花同样的钱开会员就可以看的话,那就又完全不同了,主打的就是性价比。

    几大平台其实宣发资源方面的投入就真的看不上《狙击电话亭》的那点票房分成,他们之所以不予余力,一方面是为了网络大电影这个版块,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流量和用户。

    这不,《狙击电话亭》刚下线付费放映,进入会员影视库,四大平台就开始纷纷发力。

    对《狙击电话亭》的讨论,在几大平台的联合发力下,再次刮起一阵讨论的热潮。

    而且标题都是各种大标题。

    并且都是各自平台邀请的网络上人气和影响力非常高的影评人来写的。

    企鹅视频邀请的是时下的最火热的网红影评人斌子专门为《狙击电话亭》写稿。

    很快的新稿件就新鲜出炉。

    “一个演员一个场景的大片享受!——《狙击电话亭》!”

    “最早由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三一律”概念,后来经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戏剧理论家和法国新古典主义戏剧家的发展和推行。

    作为戏剧的一种结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统治了欧洲戏剧的创作水准。

    这个理论对时间、地点和事件发生的严格规定,很长时间创作的剧本区域单一化和程式化,某些方面约束了戏剧艺术的发展。就像八股文的套路一般,作品脚本的创作其实趋于工厂生产模式。其实在某些方面来看,这种戏剧创作的概念运用在电影工业,有着严谨、紧凑、集中和饱满的优点。

    如《雷雨》,如《十二怒汉》等都是遵循这一理论的戏剧和电影。

    李易导演的这部《狙击电话亭》也是一部“三一律”结构的电影作品。

    影片故事线很简单,一名公关经纪人斯图,被困港岛街头的电话亭故事,时间更是仅仅局限在半天,全程紧张刺激,没有任何一秒尿点和废话。

    很多人忽略了电影的开篇的内容,但是前段时间和一个做公关的朋友聊天的时候,友人极其推崇这部电影。

    尤其是斯图在电影的前九分钟,被友人称之为公关行业的经典话术典范。

    从斯图的谈话过程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混迹娱乐界的公关经纪人,利用出色的话术手段,帮助娱乐圈的艺人炒作。他和助理,一边打电话,一边唱着双簧。这其中就有好几个业务串联:嘻哈歌手联系聚会趴提场地,用四张演唱会门票,从条子口中获取艺人的八卦新闻,接着又将新闻卖给杂志进而炒作,最后遇到高端餐厅的经理,以嘻哈歌手的聚会场地为由,又换取未来无数次的蹭饭。

    看似这段与电影的主题没有任何关联,无非是通过这一段的长镜头,引入了电影的主角斯图,但是实际上却是让短小精悍的剧本,通过斯图的经历,将时代感引入得毫无违和。

    而且这一段九分钟的斯图入场,奠定了电影的情节发展。以纯对话的方式,将故事的发展层层推进。男主角有个贤惠聪明的妻子,在外面有一个三线艺人的情人,并且对情人隐瞒自己已婚的事实。通过电话亭这个场景,睿智的神秘狙击手、在玻璃电话亭中挣扎的斯图、思维敏锐冷静异常的警官何尚生。

    这三方的斗智斗勇,对话是战斗的唯一武器。

    直到电影结束,神秘人才最终露面,也仅仅是几秒的短镜头,更多的是他富有磁性的声音。

    其实关于两个后续的结局,我个人都不是太喜欢,反而觉得神秘人扬长而去那里电影就结束了。

    我们可以猜测出在这场针锋相对的精彩对白,道德与法律上的模棱两可,神秘人可能曾经是一名执法者,或者无名的卧底,是否是种种生活上的不满?抑或是炒股失败。

    一部好的电影,往往留给观众的思考同时,更多是延续的再创造,人物身份的再创造,情节的再创造等等。

    这种一触即发的快感,足以让观众继续保持观影过程的亢奋和激情。这一切,我们看到角色的反复变化,好人和坏人的一瞬间改变,虽然斯图是个受害者,可是他对家庭的背叛,对艺人的前后不一,对助理的冷漠无情。神秘人既是杀人犯,却成功救赎了斯图。

    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不外如是!

    很多经典电影,终极解决目标是救赎,是施惠。无论是我们在寻求什么样的精神途径,可到头来,所有的左右逢源和春风得意,可进入玻璃电话亭中照样成为一个被人玩弄于鼓掌里的小丑一般。

    我们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是否活得心安理得,是否有虚伪的面具。可是这些言不由衷的思维,都已经司空见惯,编制谎言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每个人心中,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小秘密,真诚离我们真的很遥远。

    电影的特色非常明显,从我们前面解析的主题之外,广角的镜头、俯角的压抑,冷色调的画面,斯图脸上渗出来的汗珠,繁华的街道,不知位置的狙击手。

    导演将所有的元素集中在一起,以最小的成本把氛围压抑到极致。男主角斯图的喘息声,狙击枪的上膛声,电话那头的审判。

    有影迷纠结于为何不停地子弹上膛,其实这类的电影真的不需要纠结,因为对于导演来说,这是渲染压抑氛围的工具而已。

    如果真的去斤斤计较那反而是陷入了误区。

    这是一场关乎灵魂和人性的审判。

    作为世俗的我们,其实斯图的谎言方式已经成为社会必要的生存技能,我们在不同场合的语言都有着不一样的立场,对领导阿谀奉承,对下属恶语相向。

    这也许是人性的真实样子,可这不是丑恶的一面吗?如果我们对是否丑恶都没有一个判断,何谈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呢?电影剧情后段,斯图撂下电话的那一刻,其实已经完成了自我的救赎。他对妻子的谎言,对情人的谎言,对艺人的谎言,甚至对朋友的谎言,已经成为他保命的法宝。当他意识到这一切可以用真话来实现自我救赎之时,面对狙击手的审判。在一个极端的行为内,卑鄙无耻地叩问灵魂中的真善美,也许能触碰到你我真实的灵魂吧。

    其实还有一点,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那就是凶手,也就是幕后黑手所在的房间。

    两条大街之外的斯图一身精短打扮,紫色衬衫,一块仿冒名牌腕表。

    那枚结婚戒指,在他走进电话亭之后就脱了下来,轻轻扣在电话机上。

    金属的声音的确是很亮眼的,这个小小的道具,有时候要比一挺狙击枪更具杀伤力。

    而那位一直未曾露面的真正主角就躲在电话亭附近的一扇窗户背后,肆无忌惮地瞄准他的眉心、耳廓,还有慌乱的心脏。我可以想象他的微笑,戏弄中有些凄凉的满足感,他一定在这里守候了很久,逼仄的房间内烟雾弥漫,还有一根烟在他发烫的指间慢慢燃烧。如果可以忽略一个空间的实际氧气容积,那么狙击手的藏身之处,大概也是另一个令人窒息的电话亭,谁又能预想那种平静如水的声音后面,是不是也掩盖着一颗笑着流泪的受伤的心。我无端地相信,所有的偶然都是提前埋伏的必然,一颗子弹的速度,在缜密的阴谋计划中,迟早都会穿透一层透明的玻璃。

    《狙击电话亭》是一场虚与实的对峙,弱小与庞大的游戏互动,或者就是林俊荣一个人在电话亭演出的独幕剧。我并不想要把这个电影引向人性多么夸张的深度,有时候一场淋漓尽致的游戏,也能让人心跳变速。

    我想到《活埋》之中的棺材,普遍的惊悚电影中的鬼屋,还有地下室,废弃的停车场,在这些特定的场景中都包含着夜半铃声的胆颤心惊,让人眼神充血的冰凉兴奋。

    言归正传,作为一部专门为网络院线而拍的电影,《狙击电话亭》无疑是非常精准的。

    剧情由浅渐深,由平平淡淡到一环紧扣一环的扣人心弦,将观众的目光与心理变化,紧紧地与电影中的人物联系在一起,更为重要的还在于,电影本身所揭示的人性问题:所有不为人知的人性罪恶,无论如何以光鲜的外表掩饰,终究会有一天东窗事发。要么选择自我毁灭,要么以开诚布公的方式进行自我救赎。

    如同男主人公斯图一般,如果他没有暗地里对妻子的背叛,没有人前的过度包装,就不会有电话亭里,险象环生的剧情。诚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大多数人也都会像斯图一般,在各自的生活和工作中八面玲珑,演绎着“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人生,然而并不能够就此说明,人就可以恣肆地宣泄自己的情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每一种生活方式的背后,都有一条最基本的红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获得像斯图那般的自我救赎,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获得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宽恕。

    要么亲口说出自己的龌龊与不堪,卑鄙或无耻,要么在片刻死去,再也见不到明天火红的太阳还有湛蓝的天,总是要丢掉一个,而其实两个都是于己如此的重要。那么你会选哪一个呢?

    整部片子所有的故事不过在一个小小的电话亭当中,那个衣着光鲜表里不一的史顿被“荣幸”的选中来做这道选择题。当斯图紧张的握着电话听筒,在那个谎言复仇天使的威逼下,满头大汗的在“说”与“不说”之间做选择的时候,我也在不断的问自己,如果换我站在那里,我究竟会怎么选。

    当你被上帝选中,给你一个从谎言的世界里走出来的机会,你会怎么做?告诉同样虚伪的世人我是如此的肮脏?还是和上帝说:来吧,给我个痛快?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当你被绑架了,你如果照着他们说的做,他们会给你个希望说你会活着走开,不过事实是你说不说你都不会走掉,死只不过是早晚的事情,相似的事情此起彼伏的在我们身边发生,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式。“只要你开始了第一个谎言,就要一直用谎言去弥补上一个谎言。”

    所以,如果是好人,那么就别想做坏事。”
  http://www.badaoge.info/book/93851/508099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adaoge.info。笔尖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m.badaoge.info